文/林郁敏/NOW健康
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癌症是全球頭號死因之一,2020年奪走近千萬條人命;而在台灣,癌症連續40年奪冠,成為10大死因之首。西方醫學對於癌症的發生原因,認為是致癌基因活化,導致細胞不受控制地增生,進而形成腫瘤,若腫瘤持續惡化,就形成癌症,又被稱為惡性腫瘤。相較於近百年興起的西方醫學,早在千年前,中醫就已經有記載癌症及其療法,時至今日中醫仍作為癌症治療的方法之一。
癌症成因為何? 研究:與這些危險因子有關
中醫古書上對於癌症的記載稱之為「岩」,杏菖中醫診所院長莊振杉中醫師說明,癌字是取自古代嚴、岩、强等字轉化而來,形容癌腫瘤的堅硬鬱積、腫塊突起與高突不規則,一旦產生有侵犯性、會轉移的癌細胞,將導致周圍組織或器官功能逐漸喪失。據目前研究得知,癌症的成因與以下危險因子有關,例如:
▸家族遺傳。
▸壓力過大。
▸體重過重。
▸工作或居住環境中接觸輻射、重金屬、空氣汙染、工業廢料等高汙染源。
▸經常接觸有機溶劑、黃麴毒素等致癌化合物。
▸生活作息不規律。
▸常吃檳榔、菸、酒等刺激性食物。
▸常吃醃漬類、煙燻類、油炸、油煎、辛辣、碳烤類食物等。
建議應適度調節生活習慣,遠離癌症威脅。莊振杉中醫師指出,通常癌症是以其惡性腫瘤的生長部位來命名,不過中醫治療也會隨生長部位的不同而有差異,以唇癌與舌癌來說,唇屬脾,須從脾胃治;舌為心苗,須從心治,再輔以提升自體免疫用藥,由於中醫治療能針對不同病症予以處方治療,加上運用現代生物科技,將中藥材微分化、酵素化,讓藥方快速被患者吸收。
中醫治癌增強免疫力 同時減輕化放療副作用
莊振杉中醫師表示,對比放、化療在殺傷癌細胞同時也會帶給正常組織的損傷,中醫則是以辨證論治,進行扶正祛邪、去積消腫、活血化淤、清熱解毒、理氣化痰、補虛養正等不同治療,並依據症狀處理,給予養分、增強免疫力,不傷害正常細胞且無副作用,藉此達到治療癌症的效用,因此選對中藥材就成為中醫治療癌症的關鍵。
以「活血化淤」為例,中醫認為腫瘤生成與瘀血的凝滯有極其密切的關係,活血化淤法具有通行血脈、消散瘀血、抑制結締組織及腫瘤增生,以及消除腫塊等作用,常用藥物包括當歸尾、赤芍、川芎、丹參、桃仁、紅花、王不留行等,使用時,須根據腫瘤的性質、部位、腫瘤期別與患者體質斟酌運用。
「清熱解毒」則是經常會運用在中、晚期癌症患者的治療方式,因腫瘤與熱毒並存,患者常伴隨腫塊局部灼熱疼痛、發燒、口渴或便秘等症狀,視情況給予白花蛇舌草、蒲公英、半枝蓮、連翹、金銀花、七葉一枝花、黃連等藥物,藉以控制腫瘤周圍炎症及感染,然而過度使用會損傷正氣,因此仍須依照患者的身體狀況給藥。
口腔癌病友多次手術仍復發 改採中醫療法未再犯
1名47歲的許姓男子因嚼食檳榔患上口腔癌,經過手術及多次電療後,仍一再反覆侵擾,令患者痛苦不堪,轉而求診於中醫。莊振杉中醫師提到,該患者求診時,右上唇內長出兩顆堅硬如石的腫瘤,每顆瘤體約1公分,脈象沉細,舌苔呈白旁淡,開予處方食前與十六味流氣飲、紫根牡蠣湯、夏枯草、浙貝、養心湯、半枝蓮等加減,食後與赤靈芝飲,治療2個月後回診,未再復發。
莊振杉中醫師提醒,癌症患者應戒酒、禁檳榔、少喝酒、勿食用不新鮮的食物、回鍋油和多次加工的食品,避免攝取高油脂食物、醃漬、燻烤、油炸或添加亞硝酸鹽的食品,並且勿自行服用中藥材相關的「補品」,如高麗參、肉桂、靈芝、牛樟芝等,應交由具治療癌症經驗的中醫師診斷後,根據患者的病況及體質,分階段對症調理,才能真正改善病症,維持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