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中心/綜合報導
▲李鴻章死前8字奏摺,讓慈禧泣不成聲。(圖/翻攝自百度百科)
李鴻章臨終前給慈禧呈了一道奏摺,這道奏摺在李鴻章去世後,才被送到慈禧手上。慈禧看到奏摺後,難掩悲傷之情,泣不成聲。李鴻章在奏摺裡究竟寫了什麼呢?慈禧為何看了後會有如此失態的反應?
李鴻章臨終前恰逢「庚子之亂」。當時,幾十萬義和團進京,以扶清滅洋的口號圍攻各國領事館。義和團之所以敢這樣做,是因為受到慈禧的幫助。她想借用義和團的力量將西方列強趕出中國。慈禧如此痛恨洋人,是因為戊戌變法後,她想廢掉光緒帝,但此舉卻遭到西方列強的反對,這無疑是對她權力的漠視與挑釁。因此,她代表本以搖搖欲墜的清王朝向列強宣戰。接著,各國立即組成八國聯軍,一路進京。
慈禧眼見北京城已無力抵禦,於是攜光緒帝離開紫禁城,匆匆向西逃竄。慈禧自己倒是可以第一時間逃離這一片混亂,留下這麼個爛攤子,總得找人收拾。於是,她想到了時任兩廣總督的李鴻章,命令他全權代表清政府,趕赴北京與列強談判。這擺明了就是一件吃力不討好的任務,何況李鴻章此前也栽過一次跟頭。當年也是他代表清政府與日本方面簽訂《馬關條約》,他滿心希望能將清政府的損失減小到最小,但無奈的是,再大的雄心壯志,再強的外交手段,也難以挽回晚清國力羸弱,只得任人宰割的局面。也這是這次談判,讓李鴻章背負上了賣國賊的駡名。
▲李鴻章簽訂了屈辱的《辛丑合約》後,不久便病逝,享年78歲。(圖/翻攝自百度百科)
有這樣的前車之鑒,再加上李鴻章晚年身體不好,已經有咳血的症狀,李鴻章一家人極力反對他接受慈禧的這一任命,千方百計地勸阻他推辭掉這個任務。然而,李鴻章不顧家人的反對與勸告,堅持趕去了北京。
一路上舟車勞頓,加上與洋人的周旋調停帶來的心理負擔過重,李鴻章病倒了。此時,那些只想獅子大開口向中國攫取利益的洋人們坐不住了,迫不及待地向清政府索賠10億兩白銀的賠款。李鴻章拖著病體,強撐精神,與他們據理力爭。即使談判過程中吐了好幾次血,但他還是堅持把清政府的損失降到最低。最後,洋人把10億兩白銀減少到4.5億兩。李鴻章別無選擇,在經過了慈禧的同意,最終還是簽訂了屈辱的《辛丑合約》。
條約簽訂後,八國聯軍撤出北京,慈禧隨即也準備起駕回宮。然而,李鴻章由於咳血不止,在賢良寺病倒。他知道自己的命不久矣,於是給慈禧寫下了最後一道奏摺。然後他穿上壽衣,靜靜地等待那一刻。想到民族危機當頭,還有很多事情來不及做,他忍不住流下了兩行淚。不久便病逝,享年78歲。
很快,慶親王奕劻就將李鴻章的這道奏摺呈給了還在返京途中的慈禧,並轉達了李鴻章的死訊。聽到這個消息的慈禧眼睛已經濕潤了,看完他的奏摺,更是泣不成聲。原來,李鴻章在奏摺中仍然表達對清朝國力衰落和國難當頭局面的擔憂,敦促慈禧和光緒一定要「舉行新政,力圖自強」。
要知道,在清末,官吏腐敗是一個十分嚴重的問題了。八國聯軍進京時,慈禧多次給封疆大吏發電報,希望他們進京勤王,但幾乎沒有動靜。因此,慈禧被李鴻章的一片忠心深深打動。當時,她一邊哭一邊說:「大局未定,倘有不測,再沒有人分擔了。」這句話的意思是,像李鴻章這樣鞠躬盡瘁的大臣,再也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