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黃啟方(台灣大學中文系退休教授)
▲《你不懂其實很有哏的節氣:從小寒到冬至,古典詩詞中的時間美學》一書以乾隆皇帝作詩詳解七十二候的奧祕作為開展,透視古人的生活日常。台大中文系退休教授黃啟方精選近900位詩人、20000首詩描繪節氣與詩詞背後的文化寓意。(圖/臺灣商務印書館授權)
芒種 麥類已成熟,秋季作物可播種
「芒種」一詞,最早見於《周禮》:「澤草所生,種之芒種。」東漢鄭玄(西元127~200)注說:「澤草之所生,其地可種芒種。芒種,稻麥也。」後人各據所見,解釋紛紛;明朝楊慎還以為就是「葑田」。
清朝《御訂月令輯要》說:「所謂芒種五月節者,謂麥至是而始可收,稻過是而不可種也。」也就是說,到了芒種,麥子可以開始收成,而稻子要趕緊插秧。稻有有芒的,也有沒芒的────稉稻有芒,穤稻則無芒。再者,依據前賢的一再考論,芒種的「種」和「種子」的「種」同音。又,芒種本該在五月,有時也會提早幾天。芒種的三候,乾隆怎麼解釋呢?
三候 ◆ | 螳螂生•鵙始鳴•反舌無聲 |
初五日:螳螂生。
螳螂形異小蜘蛛,何謂螵蛸之母乎?大抵方言原各判,未精爾雅舛相呼。
中郎博物知機早,御者開君喻理殊。一介陰蟲能識節,仲舒三策語非誣。
首兩句自注說:「鄭注云:螳螂,螵蛸母也。」蠨蛸,《毛傳》謂之「長踦」,引郭璞(二七六丙申──三二四)曰:「小蜘蛛長腳者。」陸璣云:「一名長腳。」其形與螳螂絕不類,何云是其母乎?若螵蛸著木,形如半繭,尚未化成,更不得以螳螂為母也。乾隆可真是用心,對於另兩候的質疑亦然。
次五日:鵙始鳴。
螳螂已應一陰生,鵙鳥一陰亦應鳴。物類氣機運相感,圓神方義道堪明,
雖然彼豈知乎此,徒以言而紛有評。戴氏掇其呂氏語,幾曾月令聖人成。
後五日:反舌無聲。
百舌能為百鳥語,將臨夏至寂無鳴。囀喉已過陽極盛,噤舌因於陰始生。
飛掠花間祇留影,棲停樹杪亦收聲。順時而動順時靜,何有韓文不得平。
總之,古人觀察的結果,到了芒種時,「螳螂生,蚯蚓生」。蚯蚓生有助農耕。又,古代江南有諺語說:「芒種雨,百姓苦。」這一天需要晴天,農民才好犁田插秧。所以陸游有詩說:「時雨及芒種,四野皆插秧。」芒種前後的時雨(依時而至的雨)就是「梅雨」。陸游有詩題〈入梅〉,自序說:「吳俗以芒種後得壬日為入梅,今年正以此日。」每年入梅的時間,或有不同。
芒種前往往苦旱,因此祈雨、謝雨之「疏文」、「祝文」無時不見。然而專詠芒種的詩卻很少,南宋韓琥有〈芒種〉七絕詩四首,正可見芒種節氣的特徵:
田家一雨插秧時,成把擔禾水拍泥。分段排行到畦岸,背篷渾不管歸遲。
栽勻明日問青黃,惜水脩塍意更忙。少候根中新葉出,又看晴雨驗朝陽。
三年不見種田農,驀隴跳溝過屋東。齊唱歌聲相勞苦,濛濛烟裡一簑風。
愧我粗官耗太倉,及瓜而代合耕桑。蠶筐閣了修秧馬,老稚時時饁酒漿。
另外還有兩首詩,也可說明芒種重要工作就是「插秧」:
〈芒種前雨〉 陶安
兼旬天氣晴,磽确曝龜坼。山農欲移秧,三日沛甘澤。
〈清聖祖耕織圖詩〉其九 清聖祖康熙
青蔥刺水滿平川,移植西疇更勃然。節序驚心芒種迫,分秧須及夏初天。
◆本文摘錄自黃啟方《你不懂其實很有哏的節氣:從小寒到冬至,古典詩詞中的時間美學》(臺灣商務印書館出版),更多精彩內容詳見實體書與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