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0:00

1天新增50人罹癌!連15年癌王是「它」 醫籲「1族群」快篩檢避死亡風險

記者簡浩正/台北報導

大腸癌已連15年位居國人癌症發生人數第一位。(示意圖/資料照片)

▲大腸癌已連15年位居國人癌症發生人數第一位。(示意圖/資料照片)

民眾注意!大腸癌已連15年位居國人癌症發生人數第一位,根據統計,一天近50人罹患大腸癌,國健署和醫界也積極呼籲定期篩檢。而根據篩檢資料發現,大腸癌篩檢結果為陽性者,每2人就有1人有大腸息肉,每20人就有1人有大腸癌。醫師提醒,第0期、第1期大腸癌的5年存活率均超過9成,顯示早期篩檢有助及早發現並治療。

根據2020年癌症登記資料顯示,大腸癌發生人數為1萬6829人,平均每天有47人罹患大腸癌,且好發年齡為50歲以上的族群,對個人健康及家庭生活都造成衝擊。

中華民國大腸直腸外科醫學會秘書長賴正大指出,大腸直腸癌好發年齡為50歲以上的族群,由於早期大腸癌無明顯症狀且不易被發現,可透過篩檢提早發現異常;而據國健署資料分析顯示,第0期、第1期大腸癌的5年存活率均超過9成,而第4期5年存活率則未達2成。故民眾應了解早期篩檢、早期治療的重要性。

而據癌症篩檢資料發現,大腸癌篩檢結果為陽性者,每2人就有1人有大腸息肉,每20人就有1人有大腸癌。研究顯示,篩檢結果為陽性若超過6個月未做大腸鏡確診,罹癌風險會增加30%,如果一直未做進一步確診,大腸癌死亡風險將增加64%。

大腸癌腫瘤或息肉會受糞便摩擦而流血,並附著在糞便表面排出,透過糞便潛血檢查能早期發現疑似個案。(示意圖/門諾醫院提供)

▲大腸癌腫瘤或息肉會受糞便摩擦而流血,並附著在糞便表面排出,透過糞便潛血檢查能早期發現疑似個案。(示意圖/門諾醫院提供)

國健署長吳昭軍表示,實證顯示,每2年定期篩檢可降低29%晚期大腸癌發生率與35%死亡率,國健署補助年滿50歲至未滿75歲民眾,每2年1次定量免疫糞便潛血檢查。由於大腸癌腫瘤或息肉會受到糞便摩擦而流血,並附著在糞便表面排出,所以透過糞便潛血檢查能早期發現疑似大腸癌的個案。

他呼籲,定期做大腸癌篩檢非常重要,據國健署癌症篩檢資料顯示,截至2023年5月31日大腸癌篩檢人數為71萬人,較2022年同期63萬人高,已與2019年疫情前的人數相當。提醒符合資格尚未篩檢的民眾儘早來篩檢,早發現早治療,避免錯過黃金治療期。

【#直播中LIVE】|AEC|2024 亞洲電子競技公開賽|英雄聯盟 - 總決賽 Day2
大數據推薦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