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聽新聞
0:00 0:00

40多歲女「排便正常」竟罹大腸癌 醫查風險因子嘆「找不到可挑剔的」

記者陳弋/台北報導

基隆長庚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錢政弘分享大腸癌病例。(圖/錢政弘提供)

▲基隆長庚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錢政弘分享大腸癌病例。(圖/錢政弘提供)

大腸癌長達15年位居國人癌症發生人數第一位,109年癌症登記資料顯示,大腸癌發生人數為1萬6,829人,平均每天有47人確診,好發年齡為50歲以上族群。早期大腸癌症狀不明顯,有人排便無異狀,也無明顯腹痛,僅有脹氣困擾,就醫檢查確診大腸癌第二期。

基隆長庚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錢政弘在臉書透露,前幾天一位40多歲女病患和她的母親來到門診答謝,這位病患令他印象深刻,因為患者初診時向他反映:「近2個月胃很容易脹氣,肚子有時會鼓起來,用手按壓會有『咕嚕咕嚕』的聲音,按摩之後才散掉。」除此之外,患者沒有打嗝或胃酸逆流等症狀,不常放屁,排便正常,胃也不會痛,只有坐著的時候,雙腳彎起來下腹部才會痛。

錢政弘很快為患者安排檢查,胃鏡沒有看出大問題,大腸鏡做起來有些曲折,因為病患身材偏瘦,大腸轉折頗多,花了一點時間才進入升結腸,本以為要順利結束檢查了,沒想到在盲腸看到一顆4公分腫瘤,剛好長在「迴盲瓣」(結腸和小腸的交接處),難怪她會感覺脹氣,原來是腫瘤堵塞,造成食物和空氣滯留。

錢政弘當下研判,這個腫瘤應該就是大腸癌,必須趕緊開刀治療。所幸女子相當配合,接受術前檢查和手術,不幸中的大幸是,手術後評估腫瘤是第二期,目前已完成治療,不需要後續的抗癌療程。

一般認為,紅肉、加工食品、高油鹽糖等飲食習慣會提高罹患大腸癌的機率,但女子的案例證明,無家族史和養生飲食不見得能遠離大腸癌。錢政弘透露,這名患者不愛吃肉,常吃蔬菜和魚類,不碰加工食物或手搖飲,且作息正常,無大腸癌家族史,找不到可以挑剔的部分,連患者的母親都在旁邊說:「女兒真的吃得很養生!」

大腸癌常見症狀。(圖/擷取自錢政弘臉書)

▲大腸癌常見症狀。(圖/擷取自錢政弘臉書)

此外,女子的症狀也不典型,通常50歲以下大腸癌患者,腫瘤多半發生在直腸和乙狀結腸,她的病灶卻位於盲腸,因此沒有血便或排便習慣改變等常見症狀,腹痛也不明顯,只有特定姿勢(腳彎起來靠近腹部的動作)才會引發疼痛。

錢政弘說明,長在右側(盲腸和升結腸)的大腸癌會引發貧血,這點她倒是符合,對方曾表示最近1、2年有貧血,以為跟飲食有關,不以為意。

錢政弘提醒,從這個案例可以學習到,如果腹部悶痛,或是脹氣的位置在肚臍周圍或下腹部,又有不明貧血,一定要小心大腸出問題。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