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鴻典/台北報導
產業結構與社會環境的改變、新興科技的誕生,造就工作型態轉變,職場中日夜輪班、加班超時工作的狀況屢見不鮮,新類型的職業疾病也逐一浮現。工作時間長、沉重的工作壓力,都會對勞工朋友造成身與心的傷害。
▲台北慈濟醫院職業醫學科主任賴育民(圖/台北慈院)
任職於貨運公司10年,擔任聯結車駕駛的45歲王先生,每日在供應商與廠商間往返運送物料,工作固定。有一次在連續加班一週後,於運貨過程,王先生突然感覺不適,將車暫停路邊,隨即昏倒在駕駛座上,被人發現送醫急救診斷是「急性心肌梗塞」;53歲的陳小姐,本身有高血壓病史,因剛升上領班,需管理員工,個性求好心切,每天都工作到很晚,某日在工作時先是胸悶,隨即昏厥倒下,緊急送醫診斷也是「急性心肌梗塞」。
台北慈濟醫院職業醫學科主任賴育民提醒,務必懂得自保,關注自身在職場上的安全與健康,才能當個快樂勞工。
上述的王先生和陳小姐,都是賴育民負責鑑定和輔導職場中發生的案例,職業病防治中心介入調查後發現,王先生長期超時工作,工作型態是長時間在駕駛座上,缺乏運動,任職貨運公司的10年中,體重幾乎年年向上增加;陳小姐則是工作壓力大又責任心重,缺乏適當的休息。
賴育民提到,兩位都是長時間的緊繃工作,造成身心過度負荷,就如同橡皮筋的彈力到達極限便會斷裂,是典型的職場「過勞」現象。
「一般所謂的『過勞』並非醫學名詞,在醫學上的正式名稱是『職業促發腦血管及心臟疾病』。」賴育民表示,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健康的社會決定因素委員會」(CSDH)2008年的研究報告指出,工作壓力和冠狀心臟疾病的相關性已超過50%;而歐盟相關研究推估,因為職業原因導致冠狀動脈心臟疾病的比例為5%到10%;丹麥2003年研究推估,職業原因引發缺血性心臟疾病,在男性為17%,女性為22%。依據這些研究數據,大致可看出職場上的工作壓力與心血管疾病發生的關聯性。
賴育民指出,人在壓力下,身體會分泌過多的腎上腺皮質類固醇荷爾蒙,加上交感神經的長期興奮,易產生高血壓及促發心血管疾病。勞動部職業安全衛生署製作了一本「過勞自我預防手冊」,勞工朋友們可自行從網路下載,自我檢視評斷,如果符合過勞的12項徵兆,應盡早找出造成過勞的原因加以改善,如果必要請求醫師協助。
1.經常感到疲倦、健忘。
2.突然覺得有衰老感。
3.肩部和頸部僵直發麻。
4.因為疲勞和苦悶失眠。
5.為小事煩躁和生氣。
6.經常頭痛和胸悶。
7.高血壓、糖尿病病史,心電圖不正常。
8.體重突然變化大。
9.最近幾年運動也不流汗。
10.自我感覺身體良好而不看病。
11.人際關係突然變壞。
12.最近常工作失誤或者發生不和。
「要培養工作以外的興趣,多與家人、親友互動,維持健康飲食及運動,照顧好自己在職場中的身心,當個快樂的上班族。」賴育民提醒勞工朋友,如果在工作上有任何身心上的不適,切勿輕忽,一定尋求醫師的協助;若真不幸在職場發生疑似因過勞而導致或加重的疾病,除了請各疾病的專科醫師診療外,可以到有職業醫學科的醫院,請求職業醫學專科醫師鑑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