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鴻典/台北報導
▲好食課團隊也火速製作了一張圖懂吃,清楚說明米酵菌酸危害、預防懶人包!(圖/好食課授權使用)
引發全台高度重視的台北市寶林茶室食物中毒案,檢警相驗2死者結果今(28)天晚間出爐,衛生福利部次長王必勝表示,解剖發現其中1名死者血液中檢出罕見米酵菌酸,這是台灣首次檢出這項毒素。專業營養師組成的好食課團隊也火速製作了一張圖懂吃,清楚說明米酵菌酸危害、預防懶人包!
近期寶林茶室食物中毒案鬧很大,甚至涉及死亡案例,目前常見食物中毒菌皆驗出陰性,因此仍無法斷定確切中毒原因為何,但普遍專家認為是米酵菌酸所導致,到底米酵菌酸是什麼?症狀有哪些?又該如何預防?好食課Anna 李宜樺營養師解析給你聽。
米酵菌酸小檔案
來源:為一種粒線體毒素,主要由唐菖蒲伯克氏菌所產生,此菌主要喜歡於帶有油脂、溫暖(22-33度)的環境中生存,過往主要於發酵不完全的玉米粉、椰子製品發現!
症狀:通常食用後1-10小時內便有症狀發生,因為粒線體為人體重要提供細胞能量的場所,所以當其損害就容易導致腦、肝、腎等多重器官衰竭
較輕的症狀:頭暈、腹痛、噁心、嘔吐、嗜睡
較嚴重:腎衰竭、昏迷、休克、死亡
僅需1.5毫克即有致命可能!須格外注意!
過去食物案例:
主要於發酵穀物製品、浸泡過久的木耳及保存不當變質的澱粉製品(如:河粉、涼皮等),台灣目前基本上無案例,過往於中國發生過一家人食用自製酸湯子(由發酵玉米製成的麵食)而致命的案例。
預防原則:
此毒素無色無味,且無法透過一般烹調方式將其去除,因此須格外注意保存食材的環境,根據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CDC)及新加坡食品局主要有以下建議:
避免在家自製發酵玉米、椰奶等製品
不食用存放過久的食品,如果對於食物過期、變質有疑慮者,則建議直接丟棄
如果需長時間/隔夜浸泡木耳,建議放於冰箱中浸泡
如何判斷是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的定義是2人(含)以上(肉毒桿菌只要1人即成立)食用相同食物引發相似症狀,並且從食物檢體或患者嘔吐物或糞便中驗出相同類型的致病原因,即可判斷是一食物中毒事件!
所以下次吃飯,如果發生身體不適問題,也可問問同行親友是否也有類似症狀,如果有,建議迅速就醫,並保留剩餘食品或是嘔吐物及排泄物,經醫生判斷後會進行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