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聽新聞
0:00 0:00

頭暈半個月查不出病因!輕熟男在醫師前「癱倒」才知腦中風

記者簡浩正/台北報導

若有莫名頭暈、嘔吐等情況,要留意可能與中風有關。(示意圖非當事人/翻攝自pexel)

▲若有莫名頭暈、嘔吐等情況,要留意可能與中風有關。(示意圖非當事人/翻攝自pexel)

47歲的鄭先生去年10月開始出現莫名頭暈及嘔吐,嚴重時甚至頭暈目眩跌倒,雖有去醫院檢查卻無診斷出任何異常;10月底時突然出現左上肢無力偏癱、說話口齒不清等症狀,所幸當時正在醫院看診,醫護人員察覺異狀後先將鄭先生送去急診,經緊急安排腦部電腦斷層檢查才發現是出血性腦中風,在醫療團隊處置得當、手術精準抽吸血塊之下免於失能,並研判是「血壓控制不當」引起。

根據統計,腦血管疾病長年盤據十大死因前段班,也是國人失能的主因,平均每年奪走一萬人的性命,也同時影響著無數的家庭。

雙和醫院神經外科主治醫師陳顯中表示,鄭先生為自發性出血性腦中風,經電腦斷層檢查出血位置在腦部基底核區域,血塊大小雖不需要緊急開刀,但仍持續對腦組織造成壓迫,與家屬溝通討論後,決定先用降腦壓及降血壓藥物控制,並於11月1日進行ROSA機器人立體定位血塊抽吸手術,在機器人精準定位的輔助下,順利抽出血塊。

兩天後鄭先生的上肢功能就逐漸恢復,講話口齒也變清晰,並於11月21日順利出院,開始展開復健療程,1月底時可自行至診間回診,如今恢復狀況相當良好。

他指出,在台灣,腦中風大致可分為出血性與梗塞性兩種,其中出血性的占比約莫三成,依病人出血大小、損傷區域會有相對應的治療策略,但主要還是在血壓及腦壓控制,減少再出血的機會,而腦傷嚴重程度、後遺症也因此有所不同,因此,後續3至6個月的黃金治療期間也得持續復健。

陳顯中表示,以鄭先生為例,屬於高血壓性腦出血,是最常見自發性腦出血的主因,與本身體質,或血壓控制不佳相關,初步判斷,早先的頭暈、嘔吐也可能與血壓控制不當有關,這次手術能順利完成並在短時間內復原良好,真的相當幸運。他事後也建議鄭先生務必遵守醫囑控制血壓,避免二次中風。

他呼籲民眾除透過「微笑、舉手、說你好,有問題快打119」的口訣來提升對腦中風的警覺外,更得重視自身健康,透過實行「少油、少鹽、少菸酒、多運動」,有三高病人要定時服藥及搭配良好的生活作息等來預防,如果有長期頭痛、頭暈或其他神經學症狀,建議前往神經外科門診接受檢查,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祝你健康》健康知識報你知

【#直播中LIVE】台灣英雄要回來了! 東京飯店直擊 球迷迎接
大數據推薦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