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雅筑/台北報導【11/6 17:22發稿丨22:42更新 修改內文】
▲德克和友人經過時發現竟有父親的照片,覺得很不可思議,就踏入觀展,基金會的人得知他是已故羅慧夫醫師的小兒子,全都驚喜萬分。(圖/記者張雅筑攝)
「我路過看到照片,非常shock(震驚)我爸爸怎麼在這裡?」羅慧夫基金會近日於台北松山文創園區舉辦《厚伊水水》羅慧夫顱顏基金會國際行動26週年展覽,上午才剛辦完開幕記者會,沒想到午後已故羅慧夫醫師的小兒子德克(Dirck)就出現看展,讓基金會所有人都驚喜不已。德克表示,自己昨(11/5)晚剛抵達台灣,沒想到今日會在這看到父親的相片和基金會海外服務的成果,讓他很感動也很以父親為榮!
在台行醫40年-開創許多「第一」、傳播愛的「種子」
▲看到父親離開後,基金會仍用心地運作、傳承爸爸羅慧夫愛與善的種子,讓身為兒子的德克感到榮幸,「真的很欽佩我的爸爸!」(圖/記者張雅筑攝)
眾所皆知已故羅慧夫醫師對台灣的醫療貢獻極大,他在1959年時以宣教士醫師的身分遠從美國來到台灣,在這片土地行醫長達40年才離開回美國,這期間他在台開創了許多第一,包括:成立第一個加護病房、燒燙傷中心、自殺防治中心、唇腭裂顱顏中心和小兒麻痺重建機構等,這些不僅幫助了許多患者更影響了我國後續的醫療發展。
雖然來自美國,但羅慧夫醫師的台語講得非常流利,謙虛有愛的他從不居功,甚至帶領著當時的醫療團隊、學生們到海外進行義診,他總是告訴學生們:「要努力追求進步,超越現在的自己。」曾和羅慧夫醫師一起進行手術的護理師也表示,老師對她影響非常深,因為有次開完刀,當大家都精疲力竭時,羅慧夫突然對護理人員和其他夥伴說:「你們知道手術為什麼會成功嗎?」當時大家都愣著,接著他用台語說:「因為有你們的盡力。」這番話讓人深刻感受到羅慧夫的用心,他對每個人的付出全看在眼裡,絕不把「成功」攬在自己身上而是歸功團隊的每個人。
在1989年時,羅慧夫醫師將自己的300萬積蓄用來成立羅慧夫顱顏基金會,致力於服務先天顱顏患者,包括:生理、心理、社會等全人醫療照顧等。在1998年時,基金會擴大服務,展開了「唇腭裂」國際援助,至今已26年。當中最讓人敬佩的是,醫療團隊們從不藏私,總是大方地將技術傳承下去,甚至培育183名海外國家的種子醫療人員到台灣學習,讓他們得以把技術帶回自己國家,救治和幫助更多患者。
愛的緣分-兒子返台驚喜遇「父親」
▼▲基金會執行長陳依伶和所有工作人員得知羅慧夫醫師小兒子親自到場觀展,每個人都很驚喜,感動地互相擁抱。(圖/基金會授權提供)
今日上午基金會舉辦《厚伊水水》羅慧夫顱顏基金會國際行動26週年展覽開幕記者會,午後一名外國人與朋友前來看展,沒想到這名外國人正是已故羅慧夫醫師的小兒子德克(Dirck),讓在場所有人不禁起了雞皮疙瘩,因為大家根本不知道他會來看展,連執行長陳依伶也相當驚訝,感動地互相打招呼和擁抱。
真的一切都是緣分!德克受訪時表示,其實自己昨晚剛到台灣,會進來看展純屬巧合,「因為我跟朋友吃完飯,然後經過這裡,看到我父親的照片,心想『我爸怎麼會在這?』所以就走進來看看,看了很感動也不禁想念爸爸了。」德克說,自己有關注基金會的官方臉書,知道有這個展覽,但不清楚確切的地點在哪,沒想到回台的隔天就因緣際會到了展覽現場,自己也覺得很奇妙、不可置信。
兒子心中的父親-他是我的搖滾巨星
▲德克說,雖然爸爸比起一般父親忙碌許多,「但對我而言他是很棒的爸爸,讓我非常欽佩,他就是我的搖滾巨星(偶像)。」(圖/記者張雅筑攝)
德克表示,看到展覽的一切,自己內心的情緒波濤洶湧,因為父親對台灣意義重大,對台灣的醫療貢獻等,「但對我而言他這位父親,以美國人的方式來表達的話,『我爸爸是我的搖滾巨星』,這意味著我很仰慕、欽佩他,不僅僅是他在醫學上所做的,而是我有一個父親,我打電話給他尋求幫助,他總能回答我任何問題。此外,他也為我付出很多,即便他總是很忙碌,但他還是會花時間與我們共度美好的時光,包括和我一起去郊遊、打網球或一起吃晚飯等,即使他比別人都忙,但他還是願意去做。」
醫師爸不要兒當醫師-不想給孩子壓力
▲現場有工作人員詳盡的解說,可以發現有不少學生前來觀展。(圖/記者張雅筑攝)
刻板印象中醫師父母的孩子通常也會踏上醫學相關領域,但德克笑說:「我本該當醫師的,但我爸爸告訴我『不行!』」
「這是個真實的故事!」德克進一步分享,爸爸的老師是一名整形外科醫師,他堅持要他的兒子去做整形手術、當整形外科醫師,他兒子照著父親的話去達成目標,成為別人眼中很棒的整形外科醫師,但他告訴爸爸的老師:「我討厭做這個、我不想當醫師!」花了許多時間達成父親的期望後,他選擇放棄從醫,去做自己最想做的、合適自己的,現在成為世界上著名的青銅雕塑家。
德克說,父親老師的兒子其實從不想當醫師,而是想成為一名藝術家,「所以我爸爸吸取了這個教訓,他不想給人壓力,他不期望和要求自己的孩子都成為醫師。」但德克表示,其實自己很想成為一名醫師,所以在小時候甚至在高中時,他會去醫院實習,跟著醫師們巡房也會觀摩手術,因為自己一直對醫學感興趣。至於為什麼最後沒有從醫,德克表示,後來他發現自己更喜歡創造事物,所以最後成為了企業家,「別人問我做什麼,我喜歡文字所以會創作,也開了三間咖啡店還開了糖果店等。」
羅慧夫醫師離台原因曝光-不希望自己的光芒影響其他人
▲德克說,父親是個相當謙卑的人,當初選擇離開台灣就是希望不要影響後人的發展,但自己和爸爸都深愛台灣,且自認是台灣人;圖右為基金會執行長陳依伶。(圖/記者張雅筑攝)
記者詢問德克,假設爸爸今天還在,有什麼話想對他說呢?幽默的德克笑說:「他可能會告訴我,『你應該是一名醫師!』哈哈哈,我只是開玩笑的。」
德克表示,父親是個相當謙卑的人,即便他為台灣醫學做了這麼多貢獻,但他還是選擇離開台灣,「我想原因之一是,他覺得自己做到了該完成的使命了,既然退休了,他不希望自己去影響後面的人事物,他想要台灣繼續發展下去,如果自己還待在台灣,他擔心自己的聲望會成為石頭,所以他選擇離開。相信他現在看到台灣的發展會很高興,即使自己最後離開了台灣。」德克強調,不論是父親還是自己,他們都很愛台灣,自認是「台灣人」。
德克每年至少回台兩次,他強調,台灣對他來說就是自己的家鄉,在心目中的地位相當重要。此外,最讓人動容的是,德克希望世界可以看見台灣,「台灣的醫療非常的優秀、厲害,但很遺憾還是有很多人不知道,所以我想推廣出去、宣傳台灣,讓大家知道台灣的好。」
▼▲《厚伊水水》羅慧夫顱顏基金會國際行動26週展覽,即日起至11月13日於台北松山文創園區北向製菸工廠西側舉辦,展區有許多感動人心的照片。(圖/記者張雅筑攝)
✎《厚伊水水》羅慧夫顱顏基金會國際行動26週展覽資訊
展覽地點:松山文創園區 北向製菸工廠西側( 台北市信義區光復南路 133 號)
展覽日期:2024 年 11 月 01~13 日
線上展覽:https://beauty.nncf.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