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聽新聞
0:00 0:00

35歲男工程師大腸癌3期!術後竟轉移了 醫師嘆:愛吃2肉品有關

健康中心/施郁韻報導

35歲年輕工程師罹患大腸癌第3期。(示意圖/資料照)

▲35歲年輕工程師罹患大腸癌第3期。(示意圖/資料照)

日前有一名35歲年輕工程師,罹患大腸癌第3期,手術後又併發肝臟轉移,罹病原因,可能與他愛吃紅肉及加工肉品密切相關。

醫師劉博仁在臉書粉專發文指出,該名35歲男子罹患大腸癌第三期,手術後又併發肝臟轉移,於是找醫師討論營養療法。

 

男子在罹癌前是典型的肉食主義者,牛排、牛肉麵都是其最愛,也喜歡吃培根、香腸等加工肉品,在罹患大腸癌後開始改吃素食。醫師認為,他無肉不歡的習慣與大腸癌的發生脫不了關係。

劉博仁說,2015年世界衛生組織將加工肉品,像是培根、香腸、臘肉、熱狗、火腿等列為一級致癌物,而未加工紅肉,例如牛肉、豬肉、羊肉、馬肉等被列為二A級可能致癌物。一級致癌物是證據確定對人體顯著致癌,而二A級是對動物確定具有致癌性,但對人類很可能有致癌性。一些流行病學調查認為紅肉與大腸直腸癌、攝護腺癌、胰臟癌、胃癌、甚至是乳癌有關。

劉博仁說,紅肉之所以跟腫瘤有關,可能是因為裡面的血紅素、亞硝胺、多環芳香烴或是異環胺等。其中血紅素的鐵會產生較高的自由基反應,可能跟細胞癌變有關;另外,紅肉過量油脂會刺激消化脂肪的膽酸分泌,而膽酸會被腸道壞菌轉變成致癌的次級膽酸,這也是紅肉可能致癌的機制之一。

不論流行病學調查的準確性如何,劉博仁認為,應少吃紅肉,最起碼加工肉品能不碰就不碰,而紅肉攝入總量勿超過每周500克,若平均下來,每天不要超過1手掌大小的量。

劉博仁提醒,每天一定要吃至少5份蔬菜及至多2份水果,因為蔬菜包含可溶性及非可溶性纖維,這些纖維的好處是可以增加糞便體積,促進腸內容物快速移動,降低紅肉裡的致癌物質與大腸黏膜接觸時間,亦可增加腸內良好菌相,幫助代謝致癌物質。

醫師建議,癌友接受化放療時,優先補充雞蛋及白肉,也就是去皮雞肉、中小型深海魚、蝦肉等,加上足量的豆類穀類植物蛋白,若此時血紅素與白血球仍維持不錯,就不必吃紅肉。除非化療結束後,血紅素降到10以下或白血球降到3000以下,再吃一些紅肉來補充沒問題。

#《祝你健康》健康知識報你知

【AI即時翻譯字幕 #直播中LIVE】尹錫悅(윤석열)民調創新低剩11%!彈劾案第二回合下午表決
大數據推薦
【94要客訴之飛翔國際】以色列F-35精準打擊!毀滅敘利亞軍火庫+俄製武器!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