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簡浩正/台北報導
▲力弱症原因包括自主神經退化、骨骼肌狀態。(圖/翻攝自Pixabay)
相信不少人聽過肌少症,但你聽過「力弱症」嗎?台灣過幾天就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長者體態與健康成重點。醫師提醒,若長者肌肉的質量沒有減少,卻發生了力氣減少,影響到日常生活能力的話,恐為力弱症上身。
國泰醫院老人醫學科主任黃柏堯表示,世界衛生組織(WHO)對於「健康老化」的定義:健康老化是人在步入高齡階段時,能持續將生心理儲備維持穩定的一個過程。其中,與老化最有健康關連性的就是力弱症與肌少症,它是一個使人的生活功能直接受到影響的疾病,它的發生與生活型態、是否持續的運動、飲食習慣、營養狀態、神經肌肉的受損、代謝性疾病都有關係。
他說,「力弱症」的定義為非神經性或肌肉性疾病造成之肌肉力量下降疾病,通常是「肌肉量正常但肌力下降」。這個疾病影響了大約16至18%的老年女性與8至10%的老年男性。若一個成年人無法舉起4.5公斤左右的物品,或是因為肌肉力量下降,無法進行彎腰或是跪下等動作,則很高的機會是有力弱症的問題。
黃柏堯指出,導致力弱症的原因有:自主神經的退化、骨骼肌的狀態等2大因素。隨著年齡上升,脊髓中的自主運動神經單元會減少,連帶神經傳導物質的分泌也會下降,導致無法完全控制下游運動神經的表現與增加肌肉收縮的能力;同時,與年輕人相比,老年人的肌肉纖維單位數較低、接受神經傳導物質的敏感度下降,導致肌肉接收到神經電訊號後,收縮能力下降,引發整體性的肌肉力量減少問題。
不過,力弱症可簡單自我檢測。黃柏堯說明,根據亞洲肌少症工作小組的指引,男性握力小於26公斤、女性握力小於18公斤時,則可以診斷為「力弱症」。研究也顯示,力弱症患者,通常合併較多的肥胖問題、較高的壓力指數、情緒低落等憂鬱情況與較多的慢性病併發症。。
如何改善力弱症?黃柏堯說透過規律生活型態、 規則運動、飲食型態改善等方式有助改善,並減緩肌肉的流失,避免身體進入老化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