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聽新聞
0:00 0:00

常見發燒、腹瀉、紅疹!什麼是傷寒?如何預防「2圖看懂」

記者簡浩正/台北報導

傷寒症狀常見發燒、腹瀉、紅疹等。(圖/疾管署提供)

▲傷寒症狀常見發燒、腹瀉、紅疹等。(圖/疾管署提供)

國內出現今年首例本土傷寒確定病例。衛福部疾病管制署昨公布我國今(2025)年首例本土傷寒確定病例,為北部10多歲男性,1月27日出現發燒、肌肉痛、喉嚨痛、咳嗽、流鼻水、口腔潰瘍等症狀,就醫後住院治療並採檢送驗,2月5日血液檢出傷寒桿菌確診。不過,什麼是傷寒?疾管署表示,傷寒是由傷寒桿菌引起之腸道傳染病,潛伏期約8至14天,常見的症狀有持續性發燒、腹痛、軀幹出現紅疹等;民眾應注意飲食及手部衛生,食物應充分煮熟並以熱食為宜等五大點,才能預防傷寒。

疾管署說明,傷寒是由傷寒桿菌引起之腸道傳染病,潛伏期約8至14天(可由3至60天不等),主要透過食用受病患或帶菌者糞便及尿液污染的食物或飲水而感染,常見的症狀有持續性發燒、頭痛、厭食、腹痛、腹瀉、相對性心律減慢或軀幹出現紅疹等。

如何預防傷寒,疾管署列出五點供民眾參考。(圖/疾管署提供)

▲如何預防傷寒,疾管署列出五點供民眾參考。(圖/疾管署提供)

如何預防傷寒?疾管署提醒民眾注意飲食及手部衛生,並列出以下五點提醒民眾:

飯前、便後、處理食物前或更換尿片後,應正確使用肥皂及清水徹底清潔雙手。

食物應充分煮熟並以熱食為宜,甲殼類海鮮建議煮沸或蒸煮10分鐘再食用。

食物烹調及製備過程應避免生熟食交叉污染。

非立即食用的食物應加蓋後置入冰箱妥善保存,尤其沙拉及冷盤之保存應特別謹慎。

飲用水應煮沸或使用瓶裝水。

#《祝你健康》健康知識報你知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