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聽新聞
0:00 0:00

1天狂拉10次!醫中鏢諾羅 揭吃「2食物」好超快:別再碰稀飯

記者鄭玉如/台北報導

兒科醫師傑登表示,若因諾羅病毒而感染腸胃炎,飲食方面別只吃粥和白吐司,適量補充蛋白質、攝取低纖維的食物等,幫助更快恢復健康。(圖/記者楊晴雯攝影)

▲兒科醫師傑登表示,若因諾羅病毒而感染腸胃炎,飲食方面別只吃粥和白吐司,適量補充蛋白質、攝取低纖維的食物等,幫助更快恢復健康。(圖/記者楊晴雯攝影)

近期諾羅病毒疫情上升!根據疾管署公布最新統計,上週腹瀉門急診就診人數達30萬,創下10年來新高。兒科醫師傑登去年9月也曾感染諾羅病毒,出現發燒和嚴重腹瀉,讓人叫苦連天,對此他表示,出現腸胃炎時應補充適量蛋白質、選擇低纖維的食物等,別只吃白土司、白粥,這是錯誤的飲食方式。

傑登在臉書粉專曾提到,去年9月他也中鏢諾羅病毒,發燒加上劇烈腹瀉,幾乎是一天狂拉10次,所幸2天就恢復,而諾羅病毒的傳染途徑是​病人的嘔吐物、排泄物及嘔吐或排泄時產生的飛沫,建議民眾平時多洗手、用稀釋漂白水消毒被汙染過的物體表面,還有避免生食。

傑登表示,若因諾羅病毒而感染腸胃炎,過去都建議空腹別吃東西,但研究發現,在不吐且肚子不痛時,應盡早開始嘗試進食,正確飲食幫助腸胃更快恢復,另外,許多人都認為,腸胃炎時只能吃白土司、白粥,其實是錯誤觀念,反而造成營養不均衡,拖慢恢復的速度。

傑登提醒,病毒性腸胃炎患者飲食方面應「補充適量蛋白質」,蛋白質是修復受損腸黏膜,和增強免疫力的重要來源,可以選擇水煮蛋、去皮白肉雞肉、清蒸或水煮的魚類;再來是「選擇低纖維的食物」,纖維對於平時的消化健康很重要,但腸胃炎期間應避免攝取過多纖維,挑選低纖維的食物,減少腸胃負擔,例如白米飯、馬鈴薯、燕麥粥及水煮蔬菜(如胡蘿蔔、小黃瓜、南瓜)。

還有「 補充足夠的液體」,腹瀉和嘔吐會導致體內大量失水,選擇溫水或口服電解水,幫助補充電解質;以及「少量多餐」,避免一次吃太多,讓身體有足夠時間消化和吸收;最後是「避免高糖分、乳製品、油膩和辛辣食物」,以上食物容易對腸胃產生刺激,避免食用,防止症狀惡化。​

 
 
 
#《祝你健康》健康知識報你知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