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老師奉勸大學生(二):這4種人也別當

  • 本文為「名家專欄」授權文章及圖片,以上言論及圖片不代表本台立場
  • 按此投稿

文/人渣文本

沒想到系列第一集廣受歡迎,第一天就拿到三萬多個讚。我參考了一些親友的建言,在這一篇續集中會做些調整與補強。因為是完全接續前作,所以標號也從七繼續下去。

stop


▲ 圖片來源:翻攝自flickr


七、不要當嘴砲人


很多人期待這一部份的論點,但我要提的「嘴砲人」和諸位的想像應該有不小的落差。我想談的,不只是那種一張嘴嘎嘎叫不做事的學生,而是更廣義的,那些把時間都花在溝通上的學生。

很多人抱怨吃飯聚會時大家都在滑手機,出去旅行花一分鐘拍張照花十分鐘上傳FB加回文討論。這就是我所指的那種「嘴砲人」,花太多時間講,做得太少(當然這在某種意義上也是一張嘴嘎嘎叫但不做事的人)。不只大學生是這樣,一大堆上班族也都是,但大學生算是嘴砲人中勢力最大的一支,因為他們最有空可以「嘴」。

嘴砲人學生執著於製造話題。因為透過做實事來製造話題的成本很高(比如說做出一隻鋼彈模型),所以都用一些小事來製造話題:幫路旁貓狗拍個小照、和朋友吃個小飯、在機場打個小卡等等。每天光是交換這些事件就已經忙到沒空離開通訊設備。

即時通訊軟體是溝通,手機是溝通,FB也是一種溝通,當然見面講話也是。嘴砲人花太多時間在溝通上,「做正事」的時間比重就被壓縮得相當低。不信可比較學生在圖書館「真的讀書」與「用通訊軟硬體」的時間比例消長。這可以跑大規模量化研究的。

我讀大學的時代,絕大多數人都沒有手機。網路盛行的是BBS,但大站三五百人就算很嚇人了。我們也會把時間耗在通訊聯絡上,但因為工具少、貴且不便,所以我們多數是當面聚會溝通。當面溝通也有其成本(吃吃喝喝也要錢),所以不會拖太長。

我們在討論後,通常是各自執行「會議結論」:從功課到社團,從辦報紙到網路創業,做的時間比討論多很多。當年我們四個人在速食店花半個小時開個會,一份四版的小報幾天後就印出來了。現在學生花了一堆時間開會討論、網路傳訊,結果往往是下次再議,因為再議的成本很低。

怎麼辦?我的建議並非「完全不講」、「戒斷網路」,那太極端。現在這個年頭,如果突然在FB沒有動靜,很多人會以為你死掉了。

我的建議是,如果你很在意「製造話題」,那就製造真正有價值或有吸引力的話題(當然最好不是未婚懷孕父不詳這種),有計劃的去產生話題。例如完成一件創作,安排一次旅行,吃遍一條街,執行一個讀書計劃等等,並做記錄。有主題的表達自己。溝通成本低廉,不代表你的溝通內容也應該一樣低廉。

我有不少學生成為(某種意義上)成功的部落客,他們都是有計劃的安排自己的生活,而且在透過媒體有計劃的表現出這種生活模式。那並不是完整的「他」或「她」,卻是有價值的「他」或「她」。不管此舉能不能賺到錢,能不能成名,這都是讓自身價值得以落實的具體作法。他們的網路文章甚多,但我不認為他們是嘴砲人。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現正直播】94要客訴之立院風雲 NCC、考試院、大法官人事任命權卡立院 韓國瑜召集黨團協商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