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楊晴雯/台北報導
一位高齡75歲的陳伯伯,有抽菸、高血脂病史,從多年前偶發下肢疼痛且日益嚴重,走不到50公尺就得停下來休息,原以為只是肌肉受傷不適,用掉許多痠痛貼布卻都不見改善,近日因下肢冰冷、疼痛到無法行走至急診就醫,發現足背動脈沒脈搏搏動,確診是下肢動脈栓塞。
收治該名患者的國泰綜合醫院心臟外科主任侯紹敏表示,此病例是臨床上常見的典型周邊血管疾病,主要為粥狀動脈硬化造成的下肢股動脈(大腿處的血管)、膕動脈(小腿處的血管)等部位因血管狹窄阻塞,導致血流不足的疾病,好發於40歲以上、癮君子、糖尿病、高血壓及高血脂族群,約有1/3的患者會以間歇性跛行症狀表現。
何謂間歇性跛行?侯紹敏說明,走路時兩腳或一腳會痛,大部分影響的部位為小腿肚附近,病人無法持續走遠路,休息後疼痛會緩解,不過隨著時間增長,疼痛症狀會加劇,約5至10%的病人會因血管阻塞越來越嚴重,休息時也無法緩解疼痛症狀,甚至在足部出現潰瘍、壞死的情形,更嚴重時,甚至有5%的病人在5年內必須面臨截肢的命運。
侯紹敏表示,治療方面應先從改善危險因子著手,例如戒菸、治療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等,才能阻斷周邊動脈阻塞疾病惡化。藥物使用上則可透過抗血小板抗凝血類藥物預防周邊動脈阻塞合併心血管和腦血管疾病;血流改善劑藥物則有助阻塞部位缺血情況好轉,以改善間歇性跛行症狀。
若病人阻塞嚴重或藥物治療無效時,動脈阻塞長度較短者,可進行經皮動脈血管成形術,利用氣球擴張和血管支架置放技術,將阻塞血管打通,手術成功率約95%;動脈阻塞長度較長者且接近關節處,則應優先考慮外科血管繞道手術,即是利用靜脈血管或人工血管來取代阻塞動脈血管的功能,以改善周邊組織缺血的情形,手術成功率可達97%。
侯紹敏呼籲,若發現小腿疼痛、腫大或有冰冷情形,應立刻就醫診斷,診斷上可藉由下肢對上肢動脈收縮壓比(ABI)、動脈血管超音波、動脈血管造影術及電腦斷層,或核磁共振血管造影術等檢測周邊動脈阻塞的位置、範圍及程度,以做出正確的診斷及治療。他強調,千萬勿自行反覆亂貼痠痛藥布或熱敷治療,以免延誤就醫時間,造成無法挽回截肢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