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見雜誌/誰扼殺了 最佳醫院排行榜?

  • 本文為「名家專欄」授權文章及圖片,以上言論及圖片不代表本台立場
  • 按此投稿

文/黃漢華/遠見雜誌

生病的時候,大家都希望到好醫院、看好醫師,但是,怎麼尋找台灣的好醫院?好醫師又在哪裡?

台灣目前共有479家不同等級的大小醫院,健保實施已經超過20年,雖然民眾可以任選醫院,自由就醫,但台灣至今仍缺乏可供民眾參考的就醫評比建議。

想要看病,向親友打聽、上網查看醫藥新聞報導,成為許多人的作法。

        國人苦等不到一份完整的就醫指南

某天清晨4點多,《遠見》記者來到台大醫院舊大樓,摸黑排隊掛號的民眾已有不少。其中一位民眾表示,他半夜3點就起床前來,希望掛到他上網查到的神經部醫師,可以治好他肌肉疼痛的問題。

但是,口碑摻雜了個人偏好,沒有科學依據,而且網路訊息真真假假,也不具公信力。

縱觀國內有專業人員實地訪查、以科學流程考核醫院的單位,只有醫院評鑑暨醫療品質策進會。從1999年開始,他們接受政府委託,執行醫院評鑑,評定醫院等級,做為醫院申請健保給付的依據。但這樣評鑑的結果,是給專家看的,並不適合當成民眾就醫時的參考。

因此,醫策會近年又增加「疾病照護品質認證」,首次嘗試以病人觀點,檢驗醫院的醫療品質,並以心臟血管疾病為第一個認證的類別,未來還將增加心臟衰竭、糖尿病、腦中風、慢性腎病、晚期腎病、慢性阻塞性肺病六項認證項目,協助慢性病人就醫。

可惜的是,這項認證採醫院自願報名。例如,目前14家通過心血管疾病認證的醫院,就不包括台大、林口長庚、台北榮總等台灣民眾最熟知的醫學中心。不去認證不代表沒有能力治療,可能只是太忙,或認為沒必要。

「醫策會的照護品質認證,只公開通過的醫院,而且參加者有限,民眾依舊難以選擇,」台大健康政策與管理研究所助理教授郭年真指出。

反觀國外,為了保障民眾就醫權利,多年來早就將醫院比照大學、飯店排名,不管是美國、法國、日本、甚至中國大陸,都有權威機構每年發表當地的最佳醫院排行榜,讓各家醫院的醫療績效更透明,讓病人擁有更多知的權利。甚至各國也十分重視病人口碑經驗,鼓勵大家上網發表看病心得。

美國舊金山起家的跨國評比網站YELP,則是在美食、住宿、購車、美容、生活起居指南之外,也提供就醫查詢服務,病人可以對醫師指名道姓,寫下治療感受,並以星等直接評比,讓網友查詢。

最近有研究顯示,美國YELP的病人就醫經驗評比,與美國官方的病患滿意度調查,兩者一致性極高,甚至YELP資訊還要更豐富,極具參考價值。

        英國怎麼做?〉委員會徵求就醫經驗 聘專家深入訪查

英國照顧品質委員會(CQC)也在網站上徵求民眾就醫經驗。這家醫療及社會照顧獨立機構是民間單位,收集各方意見,做為評比醫院的參考。他們委託專家每年訪查綜合醫院、精神病院、兒童醫院、牙醫師和家庭醫師,也公布專家名單。

「治療過程安全嗎?」「這樣治療有效嗎?」「醫護人員有愛心嗎?」「醫院回應病人需求嗎?」「醫療團隊領導合格嗎?」這是他們考核醫院的五大方向,同時也了解醫療行為是否符合相關法規。

照顧品質委員會還把醫院分成優等、良好、需要改進、不適當等四種等級,鼓勵醫界進步,評比結果還印成刊物,供健保單位和民眾參考。

        美國怎麼做?〉數千專家選2464家醫院 每年發表報告

《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U.S. News & World Report)從1990年開始,委託RTI研究機構的數千名專家,評選年度最佳醫院,每年發行報告。以2016年為例,從5000家醫院遴選200床以上的教學醫院,針對16個醫療專科,每一科針對154家醫院的評等,總共詳列2464家。

他們也從美國醫院協會年度調查報告,收集醫院人力資料,佐以癌症中心、美國護士認證中心等數據資訊,對癌症、心血管手術、泌尿科等12個專科,評比醫院排名,也評比動脈瘤修復手術、肺癌手術等九項臨床技術。

同時,《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也查詢聯邦醫療保險與醫療補助服務中心公布的風險校正病人死亡率,發函給近12萬名的骨科、眼科、內分泌科、復健科等四科醫師,票選五家全美能夠治療急重難症的最好醫院,儘管回覆率不到一成,仍用來做為醫院聲望調查的來源。

進入21世紀,美國一群企業主發現為員工買保險,並不能讓他們更健康,而且影響工作產能,於是,在2000年成立非營利組織「跳躍之蛙」(The Leapfrog Group),希望評比醫院,年年公開醫療結果,幫助員工有充分就醫資訊。

評選採自願報名方式,醫院上傳院內資訊,由「跳躍之蛙」邀請50多名專家學者,每年依據收到的資料進行調查,並且增修檢討調查指標。十多年來,已有超過1800家醫院主動參加調查,數量占全美醫院的三成二。

2012年起,他們更以病人安全為評比考量,分析住院病人管理、藥物安全、產婦照護、高風險手術、院內感染和傷害等資料,把醫院分成A、B、C、D、F五級,其中,D和F級的致死率就比A級要高一半!

由於美國有超過一半的醫院尚未參加調查,「跳躍之蛙」鼓勵民眾上網追查社區附近的醫院是否在列,並且要他們提醒未送件的醫院,可見重視度與民眾合作。

        法國怎麼做?〉50家最佳醫院、診所 評鑑項目超細膩

法國《觀點》(Le Point)雜誌從1997年起,每年進行法國當地的最佳醫院評比排名,分別以63項、37項準則檢視醫院和診所,評選出法國最好的50家醫院、診所。

他們向580家非營利和574家營利機構發放問卷,詢問醫療機構設備和醫護人力配置、安全保障,以及外科、心臟科、癌症科等13個專科的治療水準。

此外,《觀點》還根據2490萬項醫療和匿名住院患者的資訊數據,分析法國的醫療機構,尤其是醫學院附屬醫院和專科相關的數據,例如,高血壓治療中心、罕見內分泌的治療成果。

        中國怎麼做?〉100家最佳醫院評比 就醫時的好指南

西方國家評比醫院的風潮,經過這麼多年,如今仍未被台灣主管機關與醫界重視,倒是先吹到了中國大陸。

幾乎年年都到大陸考察醫院的台北醫學大學醫管學系副教授許怡欣表示,相較台灣,大陸幅員遼闊,民眾就醫不便,看病又昂貴,醫院品質差異很大,透過評比,能刺激醫院見賢思齊,提升水準。

2010年是大陸舉辦評比排名的第一年,由上海復旦大學醫院管理研究所所長高解春針對前一年的醫療體系,公布「中國醫院最佳專科聲譽排行榜」和「中國最佳醫院排行榜」兩大類別。

根據大陸媒體報導,高解春到美國當訪問學者時,得知美國有醫院排名。回到大陸後,協助上海的醫院設計績效考核方案,排名各醫院管理成績,獲得院方認可,便在2005年復旦大學成立醫院管理研究所之際,計畫五年內完成醫院排行榜。

高解春仿效《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將醫院評分項目分成兩大部分,聲望調查占總分的八成,論文和研究成果則占兩成。2016年,他們發函給大陸中華醫學會和醫師學會的3969名專科醫師推薦好醫院,回覆率高達六成二。

從2010年至今,參與評分的專科醫師從27科增加到現在的病理科、傳染科、口腔科等37科,依照專科評選全大陸十家最佳醫院,並且對東北、華東、華中等七大地區,評選各區前五名最好的醫院。大陸100家最佳醫院排行榜於是誕生,成為病人最佳的就醫指南。

        台灣又該怎麼做?〉催生最佳醫院排行榜 讓醫界、民眾雙贏

當上海復旦醫院管理公司董事長章濱雲告知《遠見》大陸評比醫院的作法後,《遠見》努力了半年多,有意根據美國、大陸等地的做法,也進行評比台灣醫院,做為民眾就醫參考。

不過,在詢問多個專科醫學會之後,發現寄送醫師問卷,有絕對的執行困難。過程中,《遠見》團隊諮詢多位醫界代表性人物,不少人搬出外界不熟悉的「人體試驗管理辦法」,意即若要針對醫師發放問卷調查,醫學會必須召開人體試驗委員會,共同討論《遠見》的問卷,通過審查之後,才能寄發給各醫學會的醫生們填答。可是,台灣的專科醫學會有內科、外科、心臟科、小兒科等各科,召開時間也不一,要一一通過,簡直難上加難。

《遠見》一度也轉而詢問「聯合人體試驗委員會」,希望改由他們統一審查,再交由各個專科醫學會。但是,負責接洽的人員表示,按照法令,設計醫學問卷,需要先學習人體試驗研究倫理課程,通過考試後,才能執行。這等於給了一道閉門羹。

不僅進行醫師專業團體的質化意見調查不易,就算採用健保署「全民健康保險醫療品質資訊公開網」網站上收集到的各醫院醫療品質指標,來進行醫院評比,也一樣不容易。不少醫界大老向《遠見》表達反對意見,他們認為這些指標儘管都是各醫院提供給政府的,但是連他們也認為這些指標的意義不大,不能用來反映各醫院的醫療品質。

而當《遠見》詢問健保署官員,該如何使用這些指標時,他們也十分反對民間機構直接使用這些指標比較醫院優劣。

不禁懷疑,既然這些指標被醫界認為不太具參考價值,也不希望民間延伸使用,那政府機關花人力物力收集這些數據,是要幹什麼?

既然硬指標不能用、也難以對醫界寄發問卷,最後《遠見》只好先從詢問台灣一般民眾開始,了解他們心中的最佳醫學中心是哪一家?居住區域內的最佳區域醫院又是哪一家?雖然不是專家評選,卻也反應出醫院的聲望和民眾的印象。

相較大陸和歐美國家有第三者客觀評比醫院品質,台灣民眾取得醫院良莠資訊的管道十分有限,不僅衛福部網站乏善可陳,醫策會網站也以服務醫界為主,沒有與民眾互動,無法查詢就醫經驗。

如何讓好醫院出頭、讓好醫師受到肯定,具公信力、讓民眾可以當做就醫參考的最佳醫院排行榜,目前仍缺席中!

【本文摘自遠見雜誌7月號;更多文章請上遠見雜誌官網:https://goo.gl/5S7h4Y】
【立即購買遠見雜誌7月號:https://goo.gl/vKj5Fv】

【#直播中LIVE】嗨!出發吧來台東 演唱會
大數據推薦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