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珮萱/遠見雜誌
921大地震後最嚴重的815全台大停電,又讓能源政策浮上檯面討論。德國再生能源發展也不過短短20年,目前已成為綠電大國,這條「創綠之路」,台灣也能學得會?
曾幾何時,「電」從哪裡來,已成為台灣最大的弱點。甫發生的815全台大停電,便是最新的慘痛經驗。
全台17縣市,600萬戶、全台七成戶數的用電受限,是繼1999年921大地震後,台灣最大規模的停電。讓經濟部長下台,行政院長林全開記者會二度道歉。
當晚總統蔡英文在臉書向民眾致歉,她提到政府推動「分散式的綠能發電」,就是為了避免單一電廠事故影響全國供電。
其中關鍵字是分散式與綠能。若這兩項是台灣的能源願景,那麼,德國早已經做到了。
德國再生能源 占電量四成
根據德國聯邦經濟與能源部資料顯示,2000年德國再生能源僅占總體用電量6.2%,2015年已達32.6%。
德國應用科學研究機構Fraunhofer ISE資料顯示更高。2017年(至8月20日)德國再生能源占比超過38%、逼近總電量四成,僅次於電力占比第一大的燃煤(41%)。
而且德國全國有超過1000家售電業,早已是分散式供電,不像台灣是台電獨大。
喊出2050年達到100%再生能源的德國,在搭建這條「創綠之路」上,到底做了什麼?
《遠見》越洋採訪德國,走訪柏林、漢堡,拜訪能源政策專家,甚至走進鄉間小鎮,一探當地政府如何拉進公民參與,讓人人都能為綠電的一分子。
7月底,造訪德國柏林,碰上連日大雨,但國會大廈入口仍舊排滿參觀遊客,等著走進這棟有著玻璃圓頂的建築物參觀。德國的「綠色奇蹟」在此處也是一項證明。
整棟建物許多符合綠建築的巧思,像是自動控制的窗戶來調整室內外對流,屋頂有太陽能板可發電自用,設置汽電共生發電系統等。近九成的電力、熱水和暖氣,都能靠自產供應。
坐在國會大廈斜對角的議員辦公大樓裡,德國綠黨能源政策顧問喬治.波西佩(Georg Bonsiepe)直言,德國「擁綠」成果豐碩,是長期努力的成果。政策明確、市場開放、人民共識,三者相輔相成。
第一步是由政策引導,建立起發展環境。
2000年4月,德國實施《再生能源法》,是重要的基石。規定所有電力公司在20年內,以高於一般市價的法定費率,收購再生能源電力,且無上限,確保相關業者獲得利潤,增加投資意願,藉此促進發展,稱為「饋網電價/固定電價回購」制度(FIT)。
用高價買回綠電 各國效法
獎勵金補貼及電力強制收購這兩項作法,對帶動再生能源產業發展的效果顯著,後來不少國家效法,台灣也是其中之一。
2015年起在德國工作的台灣人馬銘成,是訊凱國際(Cooler Master)歐洲區經理。訊凱1992年成立,1996年推出圓型散熱器產品,包含風力發電機,許多新能源業者便是訊凱的客戶。
在他眼中,20年前,德國再生能源也是一片空白。但德國人設定目標,一步步達成,遇到障礙、反對,就想辦法修正,但大方向不變。
隨著綠能發電設備成本降低,德國《再生能源法》歷經多次修法,調整各項再生能源收購價格,不斷將發電目標逐年上調。
最新發展是2017年起將不再有FIT補貼,而是透過市場機制決定價格。
中美晶集團旗下Aleo Solar執行長陳耀閔認為,德國模式雖然不全然適合台灣環境,但德國政府有一項優點是「反應快」。
中美晶是台灣太陽能光電業大廠,涵蓋上游的矽晶圓生產、到太陽能電池、模組產線。2014年併購了於2001年創立的德國Aleo Solar公司,取得年產280百萬瓦(MW)的模組生產工廠。
回歸市場 逾千家公司售電
陳耀閔分析,當德國政府察覺到間歇性的再生能源電力有其困境,便將儲能系統列為下階段發展重點。2013年5月,德國便推動公司與個人家庭的太陽能蓄電池補助計畫,預算規模估計可達3000萬歐元(約台幣10.5億)。
Aleo Solar於2016年新建的太陽能電池廠也啟動投產,年產能200百萬瓦(MW)。顯然國家政策與產業腳步,有著一致方向。
德國第二項關鍵,是讓電力市場自由化、開放產業發展,吸引愈多人出力。
德國在1997年完成電業自由化,將傳統垂直整合電力公司切割,成為發電、輸電、配電、售電,等各個獨立事業。
2006年,包含電力、瓦斯、電信、郵政、鐵路等公用事業也進行自由化。因此各城市均擁有市立公共服務事業公司,可經營發電和售電。許多市立公共服務事業公司便紛紛選擇成為綠電業者。早期以RWE、E.ON、Vattenfall、EnBW四大電力公司為主的德國,如今擁有超過1000家售電公司。
在德國生活6年,創辦服裝品牌DAMUR的設計師黃世舜,對德國電力市場的競爭深有體會。
台灣出生長大的黃世舜,輔大畢業後到比利時進修,先後在比利時、美國、德國等地闖蕩。2013年決定自創品牌。現在柏林開設店面。
割喉競爭 年推6000元搶客
他觀察,電力公司為了搶客戶往往祭出新優惠,一年可達170歐元(約台幣6000元)。只要不怕麻煩,通常等一年合約期滿,再換一家。
而且不用怕沒有新電力公司可換,德國電力公司不斷合併、改組、新設立,「每年都會有新電力公司,」黃世舜說。
第三項要件,是人民集體共識,除力行節約,更愛用綠電。
嫁到德國兩年的台灣女孩吳春慧,與德國人先生駱亦俠(Alexander Brujic)、今年出生的女兒,一家三口住在柏林一處公寓。雖是租屋,較難自行安裝發電設備,但他們一家正是綠電家族。
吳春慧坦言,在台灣生活時,對綠電和節電的認知相對低。但她的老公駱亦俠就不同了。
在德國出生長大的駱亦俠相當重視節能,他透露,德國電力資訊透明,價格清晰,消費者只要肯花時間,都能選到最適合自己的資費。他指著電價費率比價網站check24說,民眾輸入地區、用電量、用電人口、要哪種電力組合、是否要綠電,連各家優惠都能顯示。
以他家每年用電量1700度為例。2017年7月的查詢結果,若選擇綠電,最便宜方案是一年437.32歐元(約台幣1.5萬元);若是一般電力則是一年418.43歐元(約台幣1.4萬元),雖然有價差,卻不影響他選用綠電,「價格不是想像中貴,」他認為環境永續的價值更重要。
尤其,2011年日本福島事件後的民意所趨,更讓德國總理梅克爾堅定反核,宣布啟動「能源轉型」計畫,列為內政優先施政項目。如今已關閉17座核能電廠中的8座,訂下2022年全面廢核,以及2050年達到100%再生能源的目標。
推動能源轉型至少有三大理由,一是降低溫室氣體排放,二是穩固國家能源安全,提高能源自給率,第三就是遵從民意。要讓人民支持綠電,談理念太抽象,最好方式之一是貼近日常。
泳池飯店挺綠電 彰顯價值
德國生活裡的綠電,是無所不在的。住過德國一段時間的人都知道,讀書館和游泳池是每座城市必備的公共設施。尤其德國冬天很長,到室內泳池運動、享受三溫暖SPA是相當普及的休閒。
偏偏游泳中心又是極度耗能的設施。如何和綠能扯上邊?可以參考班堡(Bamberg)的這座綠色泳池中心。
班堡,位居德國東南部巴伐利亞邦,7萬居民,是座名列世界文化遺產的優美小鎮。歐洲第一座符合被動式房屋(Passive house)標準的游泳中心邦巴多(Bambados)便坐落於此。
邦巴多給人的第一眼印象就是「綠」,建築外觀有著淺綠、深綠、黃綠等各種鮮豔色彩。
邦巴多由班堡市立公用服務事業公司負責營運。發言人楊‧基爾斯伯(Jan Giersberg)透露,邦巴多是取自班堡與加勒比海島國巴貝多(Barbados)的結合詞。走入邦巴多,馬上便能意會這番說法。
泳池造景儼然是座熱帶風情海島,有標準的室內游池、親子戲水區、SPA區、滑水道等,整座游泳中心可以讓人玩上一整天也不無聊。
泳池2011年啟用,建造總額約3300萬歐元(約台幣11.6億元),每年省下的電費,預估20年可回本。其中500萬歐元(約台幣1.8億元)是用在相關綠能設備,多種節能設計,像是夜間地板可調高,以減少蒸發、達到保溫;橢圓形外牆可減少與室外的接觸面積,降低熱能溢散。
最特別的,是在泳池旁蓋一座使用生質燃料的汽電共生電廠,每年產生100萬度電力與300萬度暖氣。生質能來自市郊一片廣達40公頃的大葉楊樹林。游泳中心超過六成的耗能都是自產。
如今,即便是以商業營運為考量的飯店業,都願意支持綠電,彰顯品牌精神價值。
斯堪迪克集團位在漢堡的飯店Scandic Hamburg Emporio,業務暨行銷長托比斯‧艾伯特(Tobias Albert)分享永續概念。
旅館呈現海洋和水的元素。乘坐電梯,牆面光線明暗與色彩,及耳邊響起的音樂還會隨著上樓而變化,「想像你從水族箱裡,即將要上升到光亮的水面,」艾伯特說。
電價是台灣四倍 堅持綠能
這家來自北歐瑞典的飯店集團Scandic創立於1963年,全球分店達360家。2000年後所有集團新蓋的旅館都以節能為標準。
漢堡店於2012年開業,也不例外。「旅館空調、暖氣,都來自再生能源,」艾伯特強調。
在德國旅館業,標榜使用綠電的趨勢還不明顯,「我們算是先驅,」他驕傲地說。
德國餐廳業似乎也慢慢吹起風潮,不少餐廳門口陸續出現標示告訴顧客,自家用的是綠電。
當然,德國經驗不等同於萬靈丹。德國仍有為此所付出的代價,以及尚待解決的問題。
最常被提及的代價之一,是相對於台灣的高電價。再生能源發展初期成本較高,德國政府向全民收取再生能源附加費,來填補差額。德國電價平均一度電約台幣10元,是台灣2016年平均電價2.6元的近四倍。
由於電價貴,德國也曾傳出中下階層因付不起電費,無法開暖氣而冷死的悲慘故事。其他,還有再生能源供電不穩定、併網電網、甚至是發電供給超過需求而導致的「負電價」現象。
但這些,卻沒有動搖德國發展綠能的決心。德國對綠能不是等到成本降低後才做,是20年來的長期政策投資效應,才有初步果實。德國距2050年完全綠電的終極目標,仍有段距離。
想學德國擁抱綠能,仰賴總統臉書貼文的信心喊話肯定是不夠的。非核家園、綠電、電業分散等,絕非一蹴可幾。
政府應理性地擬定策略與實質可行辦法,還要不忘充分與民溝通的重要,逐步階段性推動,才能讓台灣在享受潔淨能源的美好願景之際,也能免於用電危機的威脅。
【本文摘自遠見雜誌9月號;更多文章請上遠見雜誌官網】
【立即購買遠見雜誌9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