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鴻典/台北報導
已經下了近兩星期的雨,氣溫也明顯降低,在濕冷天氣下,有兒科醫師說,注意到不少孩子的皮膚粗粗乾乾的,也發現最近因皮膚問題求診的孩子增加了!
▲嬰幼兒皮膚厚度只有大人的1/2至1/3,角質層更只有大人的30%。(圖/李鴻典攝)
小兒科醫師巫漢盟在臉書粉專『阿包醫生陪你養寶包 - 小兒科巫漢盟醫師』發表文章【天氣驟變,孩子皮膚出問題!】,他提到,因為嬰幼兒皮膚厚度只有大人的1/2至1/3,角質層更只有大人的30%,所以皮膚保濕能力不佳,只要季節改變、衣服材質不對、清潔方式不當等,都可能造成後續皮膚問題。
巫漢盟寫道,爸媽有時會納悶說:「究竟醫生是如何知道孩子皮膚好還是不好呢?」,其實他是『觸摸』嬰幼兒的皮膚來評估。巫漢盟說,嬰幼兒膚質觸摸起來是細緻光滑,甚至吹彈可破!「所以一旦摸起來粗糙,或看到有些脫屑、紅疹,這時我心裡就有個底,因為接下來就要開始進行敏感膚質照護的衛教宣導」。
▲圖/翻攝阿包醫生陪你養寶包 - 小兒科巫漢盟醫師
積極使用保養品,遠離搔抓發炎惡性循環。針對肌膚受損、易乾燥的寶寶,爸媽的任務就是積極使用保養品來照護,提高肌膚屏障力,夏天建議一天塗抹2至3次清爽型的乳液,冬天則一天塗抹3至4次比較滋潤、保濕的滋養霜。
而為什麼強調勤擦乳液的動作呢?就是因為當皮膚乾燥到一定程度,就會開始產生搔癢感,而寶寶對於那種癢感,直覺反應一定是想辦法去抓,不管是用手抓、用腳搓、如果手腳抓不到,就用衣物或毛巾去摩擦來緩解搔癢感。一旦表皮經過搔抓產生受損傷口,再來各種病菌、過敏原、空氣汙染物…都可能通過皮膚屏障,產生後續的發炎和感染,進一步進入「癢癢抓抓、抓抓癢癢、越抓越癢、越癢越抓」的惡性循環。至於保濕乳液的選擇,爸媽要選擇特別為孩子設計的產品,裡面才不會有防腐劑、酒精或過多的添加物,並且能通過皮膚敏感性測試。
掌握正確洗澡四原則
既然寶寶都會洗澡,何不從洗澡開始重建屏障?因為洗澡是肌膚補充水分的時間,所以採用正確的洗澡方式很重要。
請注意以下四原則:
1. 水溫勿過燙:建議使用37至39度之間的水溫,切忌用過高的水溫,以免將表皮的油脂都洗掉。
2. 使用溫和天然的沐浴用品:沐浴用品建議使用溫和且能舒緩肌膚的天然產品。
3. 適當的泡澡時間:有時可讓寶寶泡泡澡,為肌膚補水。仍得注意泡澡時間別太久,5到10分鐘就好,否則皮膚反而會更乾。
4. 洗完擦乾立刻塗乳液:洗澡後記得輕拍乾寶寶的身體,在可能引發搔抓的空窗期,盡快塗上保濕乳液,順便進行全身按摩,這可是最甜蜜的親子互動時光呢!不過每位孩子的膚質狀況不一,爸媽可以嘗試不同廠牌,找到最適合孩子的產品。
巫漢盟也叮嚀爸媽們,要定時幫孩子修剪指甲,他說,當小寶貝癢感明顯時,可用拍打或冷敷方式改善。若孩子皮膚反覆出現問題時,建議先尋求皮膚科或小兒科醫師的專業診斷,再採取治療或預防對策,才能真正解除症狀。唯有正確的清潔保養流程及選擇有效成分的產品,才能讓敏感膚質寶寶皮膚得到舒緩並且避免疾病的復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