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文楷誠、潘照文/綜合報導
一雙上萬元的「環保」登山鞋,一年穿沒幾次,竟然裂解崩壞,穿出去走登山步道結果「開口笑」,就連立委田秋堇的老公也遇到相同的狀況,被笑根本是「保麗龍鞋子」,無獨有偶,她的辦公室主任買了知名品牌的環保鞋,一年只穿5次,鞋底出現長長裂痕,立委認為環保鞋標示不清楚,沒標「製造日期」,怎知鞋子的分解期,應該要立法,別讓業者有機會規避責任。
不管是踏水、登山,運動鞋陪你上山下海沒問題,但有人買這種環保登山鞋,沒穿幾次,鞋底大崩解,立委田秋堇拿出環保登山鞋,黑色鞋底長長裂痕,輕輕一碰,黑色屑屑脫落,一剝開,鞋底和鞋身分離。立委田秋堇的辦公室主任,花了5千塊買了這雙鞋,一年穿4-5次,穿出去登山鞋子卻「落底」,求助無門。
無獨有偶,田秋堇的老公也遇過,田秋堇說老公穿環保鞋去登山,結果鞋子開始分解,像那個「保麗龍鞋子」一樣開口笑。登山鞋強調「環保材質」,價格數千到上萬元,卻很不耐操,只要長時間沒穿就會被分解,田秋堇認為,環保鞋底先做好,然後再組裝鞋子,鞋子何時分解誰知道,應該要標示「製造日期」消費者才有保障。
業者卻表示,台灣環境潮濕,鞋子應該要放在乾燥地方。只是,環保鞋雖然用耐水解材質,沒穿還是容易壞,建議一個月穿2到3次,定期穿才能延長壽命,政府也應該有規範,否則環保鞋價高,如果沒標示反而成了業者卸責的灰色地帶。(整理:實習編輯黃慧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