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齊柏林/要安全?要就業?誰來主持亞泥礦場的正義

記者張家寧、柯智翔、呂品逸/花蓮報導

2017年6月10日,52歲的紀錄片導演齊柏林替新片《看見台灣2》勘景時,搭乘的直升機發生墜毀意外,一夕之間,台灣就這樣失去了一位熱愛家鄉的英才,他用生命的熱情及勇氣讓大家看到台灣之美,同時,他生前關心的環境議題也逐漸受到全台民眾的關注,一年過去了,全台民眾懷念齊導演的心不曾減少,而那些被關注的議題後來怎麼了?

「亞泥,比5年前我拍看見台灣的時候挖更深了。」齊柏林導演的一句話,引發各界對台灣土地、環境保護關注,不過,這樣的感嘆聽在亞泥及居民的耳裡卻是兩樣情,不管是力挺還是反對,這片山頭承載著外界太多太多的聲音。

▌看更多追憶齊柏林專題報導 https://goo.gl/NGdzqL

到了亞泥挖礦現場,新城山礦場採掘組組長王祈涵仔細地跟我們解說著礦場的相關事宜,他表示,礦區從民國60幾年開採到現在,將來預計開採到海拔120公尺的位置,最後會產生面積約22公頃的平台,亞泥會依照水土保持的計畫(包括植生綠化、排水設施、沉砂池等),完成後會將土地還給政府,建議政府可以參考國外做土地二次利用的規畫,此外,若未來有落石情形發生,22公頃的平台對山下的部落來說,也可以形成一個緩衝。講到最後,他微笑地看著山頭說道「世界上沒有任何礦場可以做成這樣,我們可以很驕傲的講。」

▲新城山礦場採掘組組長王祈涵。

然而,齊柏林在清水斷崖勘景時時,拍下一張照片感嘆亞泥礦場這幾年來「越挖越深」,此話一出引發各界對台灣土地、環境保護關注,對此,王祈涵解釋,由於亞泥採礦是採用內凹式工法,其優點包括降低景觀衝擊,發揮水土保持蓄洪功能,所以不管挖到多高的位置,內凹的深度皆維持不變,用越挖越深的說法並不是很精確,而是「越挖越低」。

齊導的一句話,讓整個廠區的員工瞬間成了外界的標靶,亞泥花蓮廠的副廠長陳志賢表示,事情發生後廠內的員工對此都感到相當難過,員工們對自己的公司也都相當有信心,被問及會不會因此恨齊導時?他說,不會,只是還是有遺憾,「要是齊導還在,我們會邀請他到廠內做深入的了解。」

儘管亞泥做了許多監測確保礦區周遭的安全,但對於下方的居民來說,這樣真的夠了嗎?採訪完礦場後,我們抵達礦場正下方的部落,幾名原住民坐在家門外吃著下酒菜,向對方解釋我們的來意後,詢問他們此時對亞泥的想法為何?部落居民坦言,許多居民都在亞泥裡頭就業,真的反抗的人很少,「抗的聲音比較低,但我們講一句話,那座山每天早晚這樣子炸,這座山什麼時候會垮,誰能跟我們保證?那座山倒了,土石下來了我們要住哪裡?我們被活埋了,誰要給我們負責任。」一字一句都能感受到滿滿的擔憂之情。

此時,另一名部落居民走了出來,要求一旁的攝影師將他要說的事全都錄下來,接著他激動地握著麥克風,除了述說著亞泥帶給他們生活上的影響外,他透露,他的哥哥在亞泥裡面上班,為此已經跟他反目成仇。一方要的是居住安全、一方要的則是一份安穩的工作,雙方其實並沒有錯,只是原本應該要互相照應的兄弟關係,最後卻變成勢不兩立,聽在旁人的耳裡,難免替他們感到可惜。

▲部落會議主席田欽賢

不過,本身就業機會較少的花蓮地區,部落居民仍有不少人都在亞泥上班,若哪天亞泥真的停止採礦,也勢必會衝擊部分族人的生計。對此,部落會議主席田欽賢坦言,若亞泥停止採礦勢必會對某些族人造成傷害,包括就業、安全、建設、敦親睦鄰等,認為「這些部分亞泥近年來都做得很周到。」

▲反亞泥還我土地自救會會長田明正。

齊柏林身亡後,帶來居民最大的影響為何?反亞泥還我土地自救會會長田明正表示,以前這片土地發生的事情大家比較不知道,墜機事件後齊柏林導演也發揮他的影響力,除了讓撤銷亞泥展延人數暴增外,也開始有更多人關心這邊的問題。

談到礦場帶來的影響,地球公民基金會花東辦公室專員黃靖庭說,居民在這邊的生活每天都得面對許多的大客車經過,除了上頭帶來的灰塵、噪音、震動外,再加上礦場輸送碎石時發出的聲響,長期下來也導致當地居民耳朵並不是很好。

▲地球公民基金會花東辦公室專員黃靖庭。

黃靖庭認為,因為這個案子非常複雜,居民、亞泥及政府這三方之間有許多問題需要處理,那如何可以一題一題慢慢解決,逐步完成居民的訴求,這些都需要雙方拿出誠意來,「居民已經等了30年了,現在好不容易有個機會處理這個問題,希望可以細緻的處理,而不是盡快處理掉。」

儘管我們身處在台灣這片土地,有時候卻得捫心自問,真的了解這塊土地嗎?齊柏林導演透過自己的方式讓全世界看見台灣之美,同時也讓外界看見某個角落以前、現在甚至是未來所面臨的問題,有多少人為了家鄉努力著。一年的時間不長也不短,對齊導的懷念不會隨著時間減少,而未來將一直陪伴著我們的這片土地,更要全台民眾齊心守護。

【#直播中LIVE】2024臺中電競嘉年華跨界風潮!引領電競與運動創造新視野
大數據推薦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