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度關心惹禍?女大生畢業怕失業 竟拿刀劃手臂紓壓

記者楊晴雯/台北報導

不少畢業生擔心畢業後找不到工作,加上長輩過度關心,恐對當事人帶來情緒障礙。一名22歲黃姓女大生(化名),大學畢業準備求職,因不知道畢業後可以做什麼工作,加上親友過度的關切讓她感到無法喘氣,最近開始食不下嚥、睡不安心,竟拿刀片在手臂上劃上一條條傷口,自知這樣的紓壓方法不對,但卻無法停止,經檢查是因「失業型情緒障礙」引發的焦慮症狀合併非自殺式自傷疾患。

開業醫師楊聰財表示,失業型情緒障礙患者會重覆藉由蓄意地自我傷害身體,抒發心中負面的感受及解除所承受的壓力,呼籲民眾與其過度關心,不如多溝通。(示意圖/記者楊晴雯攝)

▲開業醫師楊聰財表示,失業型情緒障礙患者會重覆藉由蓄意地自我傷害身體,抒發心中負面的感受及解除所承受的壓力,提醒如有睡眠障礙或情緒不穩定,應儘速就醫,以免衍生其他精神症狀。(示意圖/記者楊晴雯攝)

畢業季即將來臨,根據行政院主計處統計,去(2017)年6月的失業率以20至24歲為12.38%,居所有年齡分組之冠,也就是在大學剛畢業的族群當中,每7至8人中就有一個人失業。替該患者診治的開業醫師楊聰財表示,臨床發現許多應屆畢業生因為對未來茫然,甚至是親友過度關心,造成龐大壓力而導致情緒障礙,近期求診患者增加2成,有些甚至出現合併其他精神症狀。

「失業型情緒障礙在每個年齡層都可能發生。」楊聰財說明,個案在人際及其他身心社會功能上遭遇重大壓力與障礙,引發焦慮的症狀,患者會重覆藉由蓄意的自我傷害身體,抒發心中負面的感受及解除所承受的壓力。

楊聰財提到,根據研究指出,這種合併引發的進階症狀,好發於對壓力承受較弱、敏感,加上情緒復原較為緩慢的族群,當感受到壓力時,就會用自認為有效的壓力釋放方式,如燙菸疤、用刀片劃手腕等,重複行為反而會讓患者陷入一種惡性循環,由於個案了解進行這樣的紓壓行為時並不會導致死亡,在精神科分類為「非自殺式自傷疾患」。

楊聰財說,針對此類型的患者會先協助找出壓力來源,透過認知行為治療,轉化過度的負面情緒,再搭配藥物治療,改善失眠及焦慮症狀,有必要時會建議接受心理治療。楊聰財提醒,應重視年輕族群因求職不順或失業引發的身心問題,父母與其過度關心,不如與孩子溝通,一起找到就業方向,同時也應多瞭解彼此生活近況,如有睡眠障礙或是情緒不穩定,應儘速就醫,以免衍生其他精神症狀。

#《祝你健康》健康知識報你知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