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孟青城
今天行政院長賴清德在立法院接受羅致政委員質詢時表示,倘若觀塘第三接收站可以順利通過環評並完工,可以滿足北部用電需求的話,那深澳電廠就不一定要蓋。這樣的說法算是政策上的大轉彎,但環團對於這樣的轉彎並不領情,仍要動員上街去抗議,國民黨也繼續攻擊政府。但仔細來看這樣的政策轉彎有其道理,反而環團和國民黨才是無理取鬧。
▲賴清德有條件停建深澳電廠,國民黨仍不領情。
深澳電廠更新計畫,已歷時十餘年,並經過兩次政黨輪替,一直都是台電公司電源開發計畫的重點項目,也就是說不論藍綠都曾推動過這個計畫,現在國民黨口口聲聲反對深澳電廠,但其實在⾺政府時期他們也同意持續更新,那個時候為何不出來說深澳電廠的問題?
此外,賴清德院長已在質詢中指示經濟部,要重新盤點全台整體的用電計畫和需求,同時以燃氣機組發電占比從35%提升到2025年的50%為目標,倘若這些機組都順利完成,天然氣的用量將大幅增加,尤其是第三接收站興建,更有助於供氣量的足夠與穩定,屆時第三接收站將供氣給大潭電廠新增的8號、9號機組,甚至再評估擴建,可增加發電量約100-130MW,如此即可抵過深澳電廠二部機組共120MW,使台灣能源供應的風險降到更低,台電也可以調整發電配比,同時全面盤點、檢討燃氣機組的能源規劃。
倘若新的能源規劃可以滿足北部用電需求,政府就會重新評估停止深澳計畫,也就是說,這個條件是有前提的,並非如侯友宜辦公室所發言「把新北市當作籌碼」。倘若第三接收站真的可以在預定的期程,也就是2023 年完工,那用燃氣發電取代燃煤發電的深澳電廠,自然會是更好的決策,畢竟雖然深澳電廠已採用最低汙染的超臨界機組,但逐步提高燃氣發電的配比,依然是政府2025能源轉型的主要目標,也就是再生能源占比達 20%、天然氣 50 %、燃煤 30%的發電結構,且能穩定供電。
這個新的規劃能否成真,仍需看第三接收站是否能通過環評,也就是有條件的替換措施,一些環團什麼都不要,不要核能、不要風能、不要深澳電廠、不要第三接收站,那請問台灣未來到底要用什麼來發電?莫非真的要大家回到原始社會?對於環團這種不負責任的言論,我們或許可以看看笑話,但一個政府必須提出負責任的解決方法,今天政府想到一個可行、更好的替代方案,我們自然是鼓勵並樂見,倘若下週第三接受站可以通過環評,我們也期待政府提出更完整的機組規劃期程。
政策本來就要不斷隨著時空環境而修正,並且利用科學數據分析讓決策品質越來來越好,這個規劃根本不是什麼把新北市當籌碼,國民黨不要一碰到選舉就開始抹黑,或許國民黨在執政時候的決策,已經習慣把人民當籌碼,才會用同樣的思維看待現在的政府吧。
《作者簡介》孟青城,國立大學研究所畢業,曾任職於國關研究基金會,以及立院法案助理,現為智庫研究助理,研究興趣為產業政策及政黨政治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