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著急脫單?研:「找錯人」恐為罹患重度憂鬱症危險因子

記者楊晴雯/台北報導

單身真的不好嗎?有研究顯示,人際關係「質比量更重要」,配偶關係緊張或配偶態度缺乏支持的人,容易得到憂鬱症。專家建議,脫單的重點不在於趕快找個伴,而是要思考想要有什麼樣的伴侶,因為如果沒有好的伴侶或配偶關係,其實單身會比較快樂。

▲(圖與新聞內容無關/Flikr CC授權/原作者Alexander Lyubavin

董氏基金會分享一篇2013 年發表於線上《PLOS ONE》的研究,是由美國密西根大學學者進行,研究對象包括 25至75歲的美國成年人,共有4,642 位。調查以關係品質及社交孤立作為測量評估,在1995到1996年先完成基礎的調查,後續並進行為期10年的追蹤,結果顯示,無論個人社會互動的頻率為何,與配偶、家人和朋友「關係的品質」是導致重度憂鬱症的重要風險因子。

且該研究進一步發現,與配偶關係緊張或配偶態度缺乏支持者,明顯地更容易罹患憂鬱症,沒有配偶者則沒有增加的風險;而關係品質最低者罹患憂鬱症的風險(7分之1)比關係最好者(15分之1)多出1倍以上。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兼任教授林家興說明,這份研究顯示了幾個重點:第一﹑在測量社會關係包括正向(社會支持)和負向(社會壓力)的問卷題目,因此具有代表性。 結果顯示,不好的社會關係可以預測10年後的憂鬱症,這提醒不論單身或已婚者,都要重視社會關係的維護。

第二﹑真正影響心理健康的社會關係為親密關係及家人的關係,比起朋友我們大多對於配偶、伴侶及家人有較多的期望。另外,有文獻認為,結婚是心理疾病的保護因子。這篇研究則指出,不好的配偶、伴侶關係反而不利於心理健康。最後一點是人際關係「質比量更重要」,不論是配偶/伴侶或家人,只要主觀感覺到他們的支持,將有助於我們預防憂鬱症的發生。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表示,現今忙碌的社會,在婚姻、伴侶、家人相處關係, 要求「量」的增加反易成為一種壓力,的確應該把重點放在「質」的經營。相處時盡量有互動交集共同做些什麼,累積「好」的感覺,例如一起吃飯時不要各自玩手機,沒有交談; 擁有共同的朋友、嗜好、放鬆的情境或去運動等。當發生爭執時,要告訴自己,是對事情有 意見,而不是要跟對方過不去,坦誠、不隱瞞事情。了解彼此的優缺點,學習多看優點,練習多說正面的話等。 

葉雅馨提醒,從上述研究知道,伴侶之間如果沒有很好的關係,單身反而比較快樂,所以「脫單的重點不在於趕快有個伴,而是應該想要有什麼伴」,千萬不要把不婚當前提,遇到心儀的對象,積極追求及營造好關係,同時別忘了,維持好的伴侶關係是需要呵護,用心經營的。
 

#《祝你健康》健康知識報你知

【#直播中LIVE】台灣隊凱旋歸國!F-16V升空伴飛、桃機水門禮迎接
大數據推薦
【#直播中LIVE】【20241125】彩券開獎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