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一名59歲的婦人2年前因為胃部悶痛就醫檢查罹患胃潰瘍,護理人員建議其接受大腸癌篩檢,竟意外發現零期大腸癌,該患者配合治療,手術將腫瘤切除,術後迄今追蹤皆正常。專家呼籲,50歲以上民眾應每1至2年接受糞便潛血檢查,若有個人或家族瘜肉症或腸癌病史者,建議直接接受全大腸鏡檢查,檢查年齡也要提早。
▲醫師提醒,早期大腸癌治療效果相當好,當發現有便秘、血便、大便習慣改變等症狀應立刻就醫檢查。(示意圖/資料照)
診治該患者的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丁文謙表示,該婦無癌症家族史,被檢查出胃潰瘍時,護理人員建議其做大便潛血健康檢查,結果驗出陽性反應,於是進一步做大腸鏡檢查,在橫結腸和升結腸交界處「肝彎曲段」長了1顆大約2公分大的腫瘤,切掉腫瘤經過切片化驗後確診是惡性管狀腺瘤,為零期大腸癌。
丁文謙提醒,當發現有便秘、血便、大便習慣改變等症狀應立刻就醫檢查,早期大腸癌治療效果相當好,零期癌5年的存活率高達百分之百、1至2期也有高達9成以上存活率,3期存活率則降至5成、4期為15%,他呼籲民眾及接受早健檢,驗出陽性就要做大腸鏡檢查,有發現瘜肉或是腫瘤就應立刻就醫治療。
如何預防並早期發現大腸癌?國健署表示,養成良好飲食習慣,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肉類及高油脂食物;養成每天運動習慣;以及 養成定期篩檢的習慣。該署提到,大腸癌多發生在50歲以後,所以50歲以上民眾應每1至2年接受糞便潛血檢查,但是有個人或家族瘜肉症或大腸癌病史的民眾,建議直接接受全大腸鏡檢查,檢查年齡也要提早。
政府補助哪些結直腸癌篩檢服務?國健署表示,政府目前補助50至74歲民眾每2年一次免疫法定量糞便潛血檢查;可以到全國各地健保特約醫療院所辦理,若有問題可洽詢各地衛生局(所)或健康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