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他一天狂瀉30次成紙片人...竟是這病作怪

記者楊晴雯/台北報導

一名50歲林先生經常腹痛、腹瀉、拉血便,嚴重時一天最高拉肚子近30次,導致他骨瘦如材,不僅完全無法工作,也難以開車出遠門,毫無生活品質可言,就醫確診罹患潰瘍性結腸炎。起初他靠傳統類固醇治療,但效果不佳,之後透過生物製劑治療,初次使用症狀立即獲得改善,從原本一天拉近30次,變成一天拉2至3次,讓患者如獲新生,終於可以「瀉停封」了。

▲(示意圖/資料照)

替該患者診治的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肝膽胃腸科主治醫師許樹湖表示,「潰瘍性結腸炎」為結腸黏膜和黏膜下層發炎所致,病變從直腸開始,一路向上蔓延至乙狀結腸、降結腸,甚至侵犯整個大腸,患者會出現反覆性腹痛、腹瀉,合併黏液與血液,有些人會出現發燒、體重減輕的症狀,而嚴重者如林先生,更可能每天拉肚子20多次,甚至衍生關節痛、眼睛或肝病等問題,若沒有好好治療,未來有極高機率演變為大腸癌。

許樹湖指出,目前潰瘍性結腸炎致病原因不明,多數研究顯示為免疫系統對消化道內正常細菌的過度反應造成,此病的好發族群有二,一為30歲以下,二為50至60歲之間,臨床上會先透過血液及糞便檢查和大腸鏡檢查等,搭配病理報告設定治療方案,目前治療方式包括抗發炎藥物、皮質類固醇、免疫抑制劑和生物製劑等,因林先生屬於中重度潰瘍性結腸炎患者,故經評估後,選擇使用生物製劑治療。

▲醫師許樹湖說,「潰瘍性結腸炎」為結腸黏膜和黏膜下層發炎所致。(圖/亞大醫院提供)

許樹湖介紹,所謂「生物製劑」是透過生物科技的技術來研發的抗體藥物,可以針對抑制特定的發炎因子來治療免疫失調的疾病,以林先生為例,可抑制患者體內過多的抗腫瘤壞死因子,幫助腸道黏膜癒合,降低發炎反應,讓患者免於手術治療的風險及出現併發症。

許樹湖建議,另外潰瘍性結腸炎患者飲食應以清淡、易消化為主,並少量多餐,採高熱量、高蛋白的原則,若發現特定食物容易造成症狀加劇,則應避免食用;此外,患者應遵照醫師指示按時服藥,切勿自行停藥或減藥,平時應保持愉快心情,以免症狀加劇。

#《祝你健康》健康知識報你知

【#直播中LIVE】台灣隊凱旋歸國!F-16V升空伴飛、桃機水門禮迎接
大數據推薦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