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二大一廣場/台灣經濟為什麼變好?關鍵在遠見跟站對邊

  • 本文為「名家專欄」授權文章及圖片,以上言論及圖片不代表本台立場
  • 按此投稿

文/林國健

今年各國第二季的經濟成長率都放榜了,台灣的成績比預期好,達到2.41%。數字未必好懂,但成長率贏過韓國、韓國、香港、新加坡,總是讓悶了很久的台灣人,一吐怨氣,總算感受到台灣的經濟回到軌道。

世界經濟情勢因為美中貿易戰,帶來混沌不明的前景。中國的經濟成長率雖然有6,但卻是幾十年來最差的狀態。而台灣則在周邊國家一片慘淡中,依然維持穩健成長,的確是相當不容易。

蔡英文 擷取自臉書

▲ 作者分析,國內投資加溫及轉單效應發酵之下,第二季經濟成長率亮眼 (圖/翻攝自蔡英文臉書)

台灣的經濟為什麼變好?經濟部長沈榮津給了兩個答案,一個是國內投資加溫,一個是轉單效應發酵。這兩件事跟美中貿易戰都有很大的關係,但也是因為蔡政府的經濟戰略正確,才讓貿易戰成為台灣經濟轉型的養分。

先講投資,今年最明顯的投資大概是兩個部分。一個是陸續發生的離岸風電。即使先不談未來世界大廠對綠電的需求,現在的離岸風電,將會帶來大量資金投資,轉化為國內的產業利益跟基礎建設,在這個急需創造經濟內需動能的時刻,確實是重要的及時雨。

再來,則是最重要的台商投資。如果從經濟部剛開始訂的目標來看,他們恐怕沒有預期到投資如此踴躍的程度。投資目標一路上調,從2500億,到小英總統宣布的5000億。現在不過八月,眼看就要再次突破目標。

蔡英文這次沒有再喊一個新數字,而是要求各部會要讓投資落實,讓投資的金額,變成經濟效果。從經濟統計看來,這樣的投資動能,有效彌補了出口受到國際情勢影響的波動。

另一個重點則是轉單效應。台灣是出口國家,內需跟投資再怎麼強,一樣要靠出口。過去台灣接單、海外生產的狀況嚴重,接單後出口中間財到中國再加工,或甚至直接在中國生產後賣到美國,即使經濟數字不錯,國內的貧富差距、產業空洞情況嚴重。

但隨著中國製產品被美國課重稅後,台商陸續回台灣佈局,不只投資回來,其實訂單轉也回來。從上半年的經驗看來, 中國被美國課稅的主力產品,正是台灣賣去美國成長最高的項目。從周邊各國的外銷狀況看來,台灣和越南已經是上半年最大的贏家。

好了,一定有人會問,好成績都靠美國,跟蔡政府無關啊。不如我們就想想,如果現在是國民黨執政會怎樣?服貿貨貿可能已經簽下去,自經區大開放,台灣對中國的經濟依賴更深。當中國被美國制裁時,台灣跟著倒霉。

蔡英文 擷取自臉書

▲ 作者提醒,如果現在是國民黨執政,對中國的依賴恐持續加深(示意圖/翻攝自蔡英文臉書)

台灣經濟高度依賴中國,那台商在台灣跟在中國也差不多,就沒有回來投資的動機,大概已經都跑去東南亞,投資不會發生。另外,轉單效應也不會發生,因為台灣跟中國產業鍊綁太緊,只會一起受到關稅影響。所以投資不會發生、轉單不會發生,經濟情況只能慘烈。

幸好,現在執政的不是國民黨,也實在希望,明年執政的還是蔡英文。

《作者簡介》 林國健,基金會副研究員。

 

#評論/三立大論壇

【2024世界棒球12強賽】12強季軍戰/委內瑞拉派出勝騎士先發 再度抗美 LIVE直播聊天室
大數據推薦
【#直播中LIVE】2024臺中電競嘉年華跨界風潮!引領電競與運動創造新視野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