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有「抗議天王」之稱的柯賜海,近年因罹患巴金森氏症的關係,銷聲匿跡鮮少出現在螢光幕前。但你知道巴金森氏症其實跟我們的生活習慣息息相關嗎?《醫師好辣》節目中指出,便祕的人罹患巴金森氏症風險相當高,且文獻證據也愈來愈證實「便祕與巴金森氏症」有很緊密的連結。臺大醫院的吳教授團隊更用健保資料庫去分析,國內輕度的便秘患者有3倍機率可能罹患巴金森氏症,然而嚴重便祕的人,比例則高達8倍!
▼▲神經外科陳品元醫師提到,臺大醫院的吳教授團隊曾用健保資料庫去分析,國內輕度的便秘患者有3倍機率可能罹患巴金森氏症,然而嚴重便祕的人,比例則高達8倍!(圖/翻攝自YouTube)
家醫科宋晏仁醫師表示,腸道的發炎及腸道菌叢的改變,就易造成巴金森氏症的發生,而腸道菌叢的改變,就容易造成便祕。曾有一名巴金森氏症病人來看診,嘴巴及手腳一直抖,說明自己吃很少於是有便祕,宋晏仁就給予軟便劑改善便祕狀況,沒想到便祕狀況改善,他的手腳發抖也緩和許多。因此愈來愈多案例發現,身體的這些小狀況,很容易連帶身體,引起許多神經慢性病。
▲家醫科宋晏仁醫師表示,腸道的發炎及腸道菌叢的改變,就易造成巴金森氏症的發生。(圖/翻攝自YouTube)
另外,腸胃科蕭敦仁醫師也指出,女生確實較容易便祕,因為腸子較小,就曾有一名78歲女病人,10年來都會固定來拿便祕的藥,不過她在飲食習慣上,青菜攝取相當多,只是「從來不吃水果」。然而在幾年前,突然發現這名婦女走路怪怪的,怎麼會小碎步,且不停的跌倒,才知道她得了巴金森氏症。
▲平常我們都認為便祕只是生活品質差,因而大腸癌風險上升,現在沒想到連腦部的巴金森氏症都有影響。(圖/翻攝自YouTube)
蕭敦仁醫師表示,便祕跟巴金森氏症的關係,除了腸內菌叢會改變,事實上你的黏膜也會受損,原本腸黏膜是緊密連結,但卻因為便祕而鬆開,吸收更多毒素進到體內循環,進而到腦部去,腦部就受損了。平常我們都認為便祕只是生活品質差,因而大腸癌風險上升,現在沒想到連腦部都有影響。因此我們不要忽略身體這些渺小的症狀,腸道對健康是非常重要的一環,作息、飲食要正常,以及多運動,讓自己排便更順暢。(劉沛妘報導)
▼【改善排便狀況,意外減緩巴金森症狀?!】這是影音說明(影片來自YouTube-醫師好辣,若遭移除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