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圖/311海嘯舢舨、挺港連儂船現身台北 當代館跨年大展

記者陳弋/台北報導【11/21 14:00 發稿|11/23 09:33 更新:新增圖片、文字

今年適逢台灣921地震屆滿20周年、八八水災10周年、普悠瑪慘劇1周年,加上全球各地天災、人禍依舊頻傳,人們對於災難的威脅及近逼,該如何拒絕被眼前的災難吞噬?台北當代藝術館2019年11月23日~2020年2月9日推出「災難的靈視」跨年大展,希望人們的內心不要被災難吞噬。

▲2011年311東日本大地震引發海嘯,一艘被捲入海中的舢舨現身台北街頭。(圖/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

北藝反送中關注組是一群多以港生為主的臺北藝術大學學生所組成,香港自「雨傘革命」、「反送中運動」中以李小龍Be water哲學,作為香港抗爭者的核心思想,藉「水」的流動意象,匯聚成一股如水般流動又巨大的能量。展場中建構一座家屋空間作為香港的隱喻,試圖以一種客觀普遍性的群體意識,藉由連儂牆的概念,延牆貼附各式文宣和視覺資訊圖像,暗喻在這場運動中,關於個體的主觀看法及變革,不僅書寫下歷史的觀點,更牽繫全球的未來圖景。(圖/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

迎向2020,在全球自然與人為災難仍此起彼落、愈演愈烈之際,台北當代藝術館(MOCA)推出跨年大展「災難的靈視」,直接觸及「災難」最核心的凝視與關懷,由潘小雪(當代館前館長)及黃建宏(關渡美術館館長)共同擔綱策展,邀請16位(組)國內外藝術家參展,透過展出作品的交互對話,反思災難衝擊之後,藝術如何以超感官的靈視潛能,投以相應的創造力度作為回應,支持人們的意識與勇氣,進而強化生命力。如同策展論述揭示的意旨:「災難中的靈視,不是為了用藝術來記取奇觀,而是不讓內心被災難吞噬。」

這次在當代館廣場分別矗立了兩艘引人注目的船型裝置作品,一艘是2011年311東日本大地震引發海嘯被捲入海中的舢舨漂流三年後擱淺在台灣東海岸,另一艘是由台北藝術大學反送中關注組製作的「自由號」連儂船敘述香港民主抗爭事件與舢舨的對應,呈現一個自然災害與人為災禍的隱喻。藉著「船」和「水」的流動意象,揭露任何的天災與人禍並非為單一地區內部的災難,它的擴散振幅與每個地方都有著生命共同體的連動性。

▲羅詩蘋《震後群》錄像作品為2018年花蓮雲門翠堤大樓因強震而倒塌所拍攝的紀錄片,除了紀錄災難的真實面貌外,也從她的鏡頭下,指出災難中現場訊息傳遞、媒體報導及救難人員間矛盾的現象,企圖透過藝術再現或想像,成為破壞後的創造,讓人看見災難後的重生希望。(圖/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

這次展覽的命題源於策展人潘小雪長期對於台灣花東區域原住民藝術發展的關注,潘小雪表示:「今年正值台灣921地震屆滿二十年、八八水災屆滿十年、普悠瑪事件一周年,許多部落面臨重創,人民長期壟罩於不安陰霾下,在災後重建過程中,一直思考是否能透過藝術的力量,撫慰災難後的人心,展現對生命及未來生存希望。」潘小雪從貼近在地的視角出發,以花東藝術家的作品為樣本,透過藝術再現或想像面對災難的直接或間接經驗,發揮破壞後的創造能量,緩緩治癒傷痛的過程。而另一位策展人黃建宏則透過對國際視野的體察,從地理性、歷史性、政治性、時代性等層面觀點,提出展覽論述的另一種切入視角,剖析現今我們面對各種災難混雜狀態與混沌的處境,如何透過藝術的介入獲得理解與想像的出口。

參展藝術家:艾未未(Ai Weiwei)、陳瀅如(Chen Yin-Ju)、Chim↑Pom+周防貴之(Takashi Suo)、安聖惠(Eleng Luluan)、王茹霖(Ikong Hacii)、洪子健(James T. Hong)、羅詩蘋(Lo Shih-Pin)、巴卡芙萊(Pakavulay)、黃錦城(Huang Jin-Cheng)、林琳(Malay.Makazuwan)、皮耶.雨格(Pierre Huyghe)、風間幸子(Sachiko Kazama)、加藤翼(Tsubasa Kato)、阮英俊(Tuan Mami)、吳繼濤(Wu Ji-Tao)、曾湘淇(Zeng Xiang-Chi)、周滔(Zhou Tao)、北藝反送中關注組(TNUA Concern Group for HK anti-extradition Bill)。

▲Odyssey《奧德賽》,艾未未。(圖/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

近年來關注難民生活和政治權利的艾未未,展出《奧德賽》牆紙作品援引了古希臘神話史詩作為映照當前敘利亞難民的現實,運用黑白反差的線條,描繪被迫逃離家園、戰區、漂洋過海和邊境內似煉獄般生活的難民營。另外三部錄像作品伊多梅尼》捕捉了希臘和馬其頓共和國邊界上難民營的生活狀況;加萊》則描述了2016年法國加萊的難民營被拆除過程中,超過6000名難民的生存處境;《在海上》以手機鏡頭捕捉在希臘萊斯沃斯島上,難民船試圖登陸歐洲的景象。長篇紀錄片《人流》,為2016年於希臘萊斯沃斯島難民船抵岸時而展開的紀錄,片中以萊斯沃斯島作為中東難民遷徙路線上重要的橋頭堡,幅延至阿富汗、孟加拉、法國、希臘、德國、伊拉克、以色列、意大利、肯尼亞、墨西哥等40個難民營,所見皆是面露倦容以腳步丈量著異鄉大地的難民。

▲Cerro Indio Muerto《印地安死寂之丘》,Pierre Huyghe。(圖/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

展場入口作品為皮耶.雨格《印地安死寂之丘》於全世界最乾燥的沙漠─阿塔卡馬沙漠拍攝,畫面中躺了一副人體枯骨於荒原死寂的地表上,畫面經由鏡面空間的延伸投射,開啟了一個自然與死亡交相層疊的末世景象。

▲「拆廢和起厝」計畫:《超鼠:拆廢和起厝》,Chim↑Pom+周防貴之。(圖/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

被稱為「日本藝術世界的頑童」Chim↑Pom 藝術團隊與防貴之持續進行的「拆廢和起厝」計畫,首度移師至台北。這項計畫延續在福島輻射區的藝術實踐,再到東京奧運的城市變貌,透過拆廢與再建造的藝術手法,進入到即將被拆除的建築物裡進行創作展出。此次,結合台北因都更計畫而拆卸的建物殘體,作為空間裝置的場域結構並延展至建成國中,試圖探討都市空間中面臨公共性及更新開發的議題。同時現場也展出的裝置物件包括:《有其民必有其城》、《超鼠:拆廢和起厝》、《歌舞伎町再生憲章》、《漢堡厝》以及藍曬碎片》等,反應出東京新宿歌舞伎町因奧運的舉辦歷經復振和興衰的過程外,其中超鼠作品為似口袋怪物的全能角色­―「超級老鼠」,因已對毒藥產生免疫力,適應了各種人類壓力的同時積極地生存著,引申人們必須變得更加堅強,從災難的廢墟裡重生。

▲The Lighthouses-11.3 PROJECT「311光屋計劃」,加藤翼。(圖/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

加藤翼《311光屋計劃》錄像裝置作品,為藝術家在311東日本大地震後所進行的藝術行動,利用被海嘯摧毀的房屋廢木材,重組製成一座福島的地標―燈塔,並聚集當地居民的眾人之力,以繩索拉起這已崩毀的創傷記憶,同時照映面對未來的希望曙光。

▲曾湘淇作品。(圖/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

此外匯集東部藝術家對於災後創生的回應中,曾湘淇展出的六件繪畫作品《普吉之希》、《釜石之鑰》、《青龍之光》、《台南之晨》、《中橫之敬》、《錫安之祈》以現實世界的災難為底,結合真實的災患事件與虛構的神怪形象,勾勒出神話傳說中神人、異獸所象徵的示兆與隱語。

▲In One's Breath-Nothing Stands Still《在呼吸中:無物靜止》,阮英俊。(圖/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

阮英俊《在呼吸中:無物靜止》作品記錄了自2014年以來,他在家鄉河內的石礦開採區持續進行的實地調查,作品記錄了過度開發自然資源,而造成的污染和生物多樣性的嚴重喪失,揭示一個充滿衝突和希望的場景,探討人類用以創造新大地的開發手段,正是再次陷入自己創造的毀滅之中。

▲Sugoroku-60 years' history since the end of the Second World War《戰後60年雙六》,風間幸子。(圖/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

擅長以木刻版畫結合卡通造形作為創作語彙的風間幸子《捕食者》《麥殖勞(發現新大陸)》以中世紀木刻版畫的風貌,呈現人類與異獸的捕食神話,以及15世紀末歐洲征服者與殖民地開拓者置入的文化霸權,兩件作品揭示由西方帶入的文化變異及殖民關係。《戰後60年雙六,以日本年節期間深受歡迎的「雙六」棋盤遊戲,刻繪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60年的歷史,含括戰爭、經濟、文化與災難,標示著一種現代性的驅力,顯化資本主義全球擴張的流動視域。

▲North of the Mountain《山之北》,周滔。(圖/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

周滔《山之北》影像作品為長時間紀錄邊疆牧民與牛羊沿著沙漠、穿過戈壁、翻越山巒、繞行河谷的生活行徑,似乎在尋找一種生機,尋找一種屏障,一種不可逾越,一種畏懼,一種不可征服;也期待由此中的尋找遷徙出「人」的時間困境。

▲The Last Sigh before Gone《消失前的最後嘆息》,安聖惠。(圖/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

▲sarapung《靈魂歸屬地》,巴卡芙萊。(圖/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

【#直播中LIVE】台灣隊完封日本!奪12強冠軍 賽後兩隊記者會
大數據推薦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