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立新聞/綜合報導
義大利堪稱「古蹟之國」,登錄的世界遺產多達50個,名列全球第一,連打雷都會K到上千年的石碑,每年有5000萬人次觀光客造訪。但門票收入依然不足以支撐修復古蹟的計畫,義大利政府乾脆「發包」,讓跨國奢侈品牌出錢幫忙修古蹟。
人們常說「條條大路通羅馬」,偏偏這句話在義大利行不通,巷弄狹窄、轉彎得倒車、喬角度,轉角處的水泥保險桿是為了防撞而設計,負責攔住所有瞄不準的過往車輛,這種水泥塊古代就有,怕馬車去撞房子,為了閃避歷史建物,道路開闢彎彎曲曲,也因此小房車特別多。
然而在義大利想膜拜真正的古蹟,「世界七大奇景羅馬競技場」是最高殿堂。但2014年開始,它像是有初一沒十五的月亮,整座圓形建築只有一半見客,靠近地鐵站的另一半以鷹架包覆進行維修,每年超過六百萬人潮,地鐵還有車輛震動加上空氣污染,讓這座兩千年的古蹟有崩塌危機,但你能想像嗎?醫生來了!竟然順便做廣告。
門票費用不夠,由意大利政府招標,精品業TOD'S得標,捐出了2500萬歐元折合台幣十億,讓古羅馬競技場恢復到燕麥白的顏色,維修的同時古蹟外牆可以掛上Logo,置入宣傳換取品牌形象,修繕期間還有完工後的兩年,門票還能印上TOD'S的商標。文化部羅馬巿總督察說:「一旦有企業想認修,兩家公司就有競爭關係。」
文化局以招標方式找企業救命,卻被專家批評「古蹟變相賣給了財團」,違反了文化資產,屬於全民的精神。TOD'S總裁Diego Della Valle說:「我想趕緊動工,在競技場這個case來說為什麼重要?看起來目的是找回遊客,義國政府想昭告天下,這由『義大利人』修復。」
義大利登錄在聯合國的世界遺產多達50個,名列全球第一,連打雷都會K到上千年的石碑。無奈門票收入和古蹟修復的龐大支出相比,杯水車薪,近年透過立法導入企業捐款,形成羅馬市區由政府和企業包辦;二級古蹟由銀行捐養;最外圍交給教堂修膳三頭並進。文化部Lazio大區總督察Anna Imponente說:「(企業)一旦捐錢,節稅可達百分之六十五。」
另一種互惠方式是販賣技術,意大利幫樂捐國家訓練修復古蹟的學生。義大利有世上屬一屬二的修復專才,從雕刻、油畫、壁畫到硬玉石統統教,五年學費高達台幣五百萬。
全世界最會賺錢的特萊維噴泉,過去靠銅板鈧鈧鏘鏘古蹟就有收入,可惜修繕費用遠高於遊客的銅板。近三十公尺高的巴洛克風格古蹟四周都是商業區,現在它從水池到雕刻,眼前觸目所及都是工地。文化局搭了一座鐵橋,讓遊客走在昔日的水池上,近距離觀賞18世紀留下的海神和波利宮雕塑,回味電影羅馬假期的餘韻,可惜過去給人雄偉壯闊的感動不是鐵座可以取代。想親觀古蹟卻遇維修,墨西哥遊客說:「有一點難過,碰到維修中,人家說『重回羅馬』,代表我要再回來。」
特萊維噴泉由FENDI捐了218萬歐元,維修完工後,將可在噴泉附近留下鞋盒大小的紀念碑,這股搶救古蹟由義大利精品業帶頭衝第一的浪潮;另一家精品業者Emilio Pucci品牌把資金挹助在發家地佛羅倫斯教堂。半世紀前,品牌從這座教堂得到靈感、設計一款絲巾,現在捐了錢他們變成真實風景,教堂邊的八角樓、鐘樓被改得花花綠綠辦活動供遊客拍照。
義大利文化資產現在是燒錢代名詞,時間養成了無價的古蹟,卻也是不可逆的天敵。(整理:實習編輯何昭融)
消失的國界 播出時間
首播:(六) 23:00
重播:(日) 10:00、隔週日 03:00
完整的內容,請鎖定三立新聞台《消失的國界》。加入 消失的國界粉絲團,一起探索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