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楊晴雯/台北報導
30多歲女性機場文職,長期上夜班,工時被安排8至12pm,休息3至4小時,又再上班4到8am,由於住台北來回不便因此休息時間多直接待在公司,長時間下來日夜難眠,上班精神不振,這情況已持續超過6個月,就醫診斷為失眠所致,經藥物治療後,醫師建議放慢腳步,學習在即將就寢前就逐漸將腦袋放空,不再想事情,才慢慢改善睡眠品質。
▲睡眠的質量不足以支撐白天活動恐是失眠警訊。(示意圖非新聞當事人/資料照)
失眠是不健康生活的指標。替該患者診治的書田診所精神科主任醫師陳家駒表示,日間身心適應問題未處理妥善,常造成夜晚失眠;夜間失眠又常造成日間身心健康問題,往往形成一個惡性循環。
失眠的定義不能只看晚上睡不著來判定,陳家駒說,晚上睡不好,白天生活不健康、做事效能低,但白天的生活也會影響睡眠,因此失眠不能只單看晚上的睡眠狀況,醫師除了會詢問病人幾點就寢外,也會關心白天的精神狀態如何等。
何謂失眠?陳家駒指出,失眠的表現方式可能是「難以入睡」、「睡睡醒醒」、「有睡像沒睡」,「睡眠的質量不足以支撐白天活動」,或是不符合正常睡眠生理參數,「當1周出現有2次以上前述現象」或「每晚醒來超過2次」時就應就醫。
▲睡眠的質量不足以支撐白天活動恐是失眠警訊。(示意圖非新聞當事人/記者楊晴雯攝)
失眠可能造成各種身心問題,陳家駒說明,長期失眠會引起生理、生化功能及自律神經、神經功能異常,代謝、修補、免疫功能異常…等,日常生活能力下降,合併精神身心疾病發生,嚴重時過勞耗竭甚至猝死。常見引起失眠的原因,最多是壓力引發,睡前飲用提神飲料、疾病(慢性病引起痛癢導致難入眠,或憂鬱症等)、藥物副作用等。
失眠的治療因人而異。陳家駒提到,睡眠治療要因人、因時、因病況及病程,和共病共藥衡量處理,平時有無使用會影響睡眠的藥物,如中樞神經類藥物;是否同時患有慢性病引起痛癢或憂鬱症等,導致難入眠。
此外,失眠患者生活、習慣,用藥習慣態度,是否經常飲酒或自行調整藥物。經由生活管理調整、睡眠環境塑造,加以合理適切藥物施用管理,治療方能收效。
陳家駒特別提到,安眠藥種類繁多,使用極其複雜,最忌自行隨意調整。如何選用,何時加減,使用方式,如何適時調整、停藥等,均需小心謹慎行事,一不小心非但治療難以收效,反而使失眠的因素更形複雜,或造成失眠慢性化、藥物依賴、成癮、濫用,生活、睡眠生理混亂,個人身心健康及身心病況惡化,甚至造成生命危險。
▲醫師提醒,安眠藥種類繁多,使用極其複雜,最忌自行隨意調整。(示意圖非新聞當事人/記者楊晴雯攝)
什麼時候要看精神科或身心科?陳家駒說,當藥物治療2個月以上仍未見效,應確認自己是在精神(身心)專科或睡眠專科求診,加強探查引起失眠的背後因素,遵照醫囑調整藥物及治療,並有慢性化用藥可能。
最後陳家駒提醒,睡眠不佳會使得身體器官、代謝、飲食等功能都出現異常,還可能誘發慢性疾病。有睡眠問題應即時儘早就醫,與醫師密切配合了解治療,切勿自行服藥或隨意變動藥物,或者使用其它物質或秘方,干擾用藥及睡眠,反而對身體造成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