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美中貿易戰,中國經濟學者張斌今天在台北出席研討會時表示,以日韓經驗而言,即便沒有貿易戰也會發生外資外移問題;金融學者徐建國則認為,中美摩擦將成為未來新常態。
▲對於中國經濟結構轉型,中國社科院研究員張斌(圖)認為,如何提供成熟的公共服務政策,將是未來的長期施政目標。(圖/中央社)
2019年中華財經高峰論壇與中華經濟研究院、資訊工業策進會產業情報研究所等單位,10日下午在台北舉辦「中國大陸經濟展望及結構轉型研討會」。
對於近期外資撤離中國,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研究員張斌在問答環節表示,這是企業為降低經營成本的理性行為,可以理解。「中國畢竟還佔有全球60%的市場,企業縱使外移也不至於遠離」。
他認為,以日本、南韓的經驗為例,縱使沒有發生貿易戰,國內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時,就會出現外資移出的現象,這也不影響日、韓成為高收入國家。
張斌也在專題演講中提到,中國經濟保持在邁向更高收入水準的正常軌道,未來的成長引擎是人力資本密集型服務業和製造業升級;但在轉型過程中,社會問題會大於經濟問題。
他分析,中國社會大眾漸漸開始追求精神文明價值,政府面臨職能轉型困難,包括公共服務不足、管制過多,改革難以取得共識等。因此,如何提供成熟的公共服務,如農村人口進入城市後的安置等,將是未來的長期施政目標。
對於美中貿易戰,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金融學副教授徐建國則表示,未來怎麼演繹很難判斷,但摩擦勢必會成為將來5年、10年的新常態,「這兩個經濟體在這樣的發展狀態下不會很和諧」。
他認為,在這樣的預期下,中國把握好自己的金融與技術體系,會是解決經濟發展的重要關鍵。
國立東華大學公共行政學系榮譽教授高長則表示,隨著美中貿易戰,失業問題是中國大陸近年較關注的議題,「穩就業」更是官方「六穩」政策之首,雖然還看不出來是否影響社會穩定,但確實已較過去更為顯著,應審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