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韋帆/台北報導
房價低的區域大家就會買?似乎不是這樣,根據北市民政局資料,2019年內湖區戶數增長4,647戶,擠下2018年戶數增長第一的文山區。房仲表示,顯見房價雖是考量因素之一,但綜合機能才是購屋者考量關鍵。
▲文山區是2018年北市戶數增長最多的行政區。(圖/記者陳韋帆攝影)
觀察2018年戶數增加最多的是文山區,達1,160戶,台灣房屋表示,文山區在2018年戶數增長第一,主要因為總價單價門檻低,是不少小資族成家的熱區,不過2019年增加戶數減至714戶,被內湖擠下,顯示房價雖然是購屋的重要因素,不過綜合性的機能還是購屋者考量關鍵。
▲內湖區2019年買賣移轉棟數達4,036棟,居台北各區之冠。(圖/記者陳韋帆攝影)
台灣房屋智庫發言人張旭嵐分析,2019年全年內湖的買賣移轉棟數達4,036棟,居台北各區之冠,凸顯內湖房市熱度。內湖成為交易熱區,主要受惠內科就業人口支撐,各企業總部相繼進駐內湖。
▲內湖除了自身商圈機能外,也鄰近大直商圈,因此受購屋族青睞。(圖/記者陳韋帆攝影)
此外,內湖商圈和鄰近的大直商圈成熟,又有捷運通勤,房價居中,不管是一般自住族偏好的三房,或大坪數豪宅,別墅,或單身貴族偏好的小宅,產品類型多元,整體綜合性條件,受購屋族青睞。
▲信義區由於豪宅居多,也讓。(圖/記者陳韋帆攝影)
而信義區則唯一戶數減少的行政區,比2018年少了155戶。張旭嵐指出,信義區等於是豪宅、百貨和國際商辦的代名詞,含金量高,房價也高,頂級豪宅單價每坪動輒2百萬,雖然不乏富豪一次購下多戶,但有許多非自用型的置產型規劃,不會設立戶籍,導致戶數不增反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