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邱建一開講/《紅樓夢》的「眼鏡」不是眼鏡?搞得我好亂!

  • 本文為「名家專欄」授權文章及圖片,以上言論及圖片不代表本台立場
  • 按此投稿

文/邱建一(藝術史學者、新月藝文負責人)

先前我們提到,大約在西元1500年前後,也就是明代的中期,用來改善視力的眼鏡就已經出現了。不過一開始眼鏡不叫作眼鏡,被音譯為「僾逮」,這是外來語,可能來自波斯語或阿拉伯語,它的原始發音「al-unwainat」或是「 ainak」。

▲清代「顯微鏡」(放大鏡),台北故宮。(圖/邱建一提供)

直到1500年之後,「眼鏡」這個名詞才正式出現。此時眼鏡的數量少而且珍貴,一般人根本就無緣使用。直到明代晚期,這類型的光學產品隨著傳教士進入中國,以及海上絲路的貿易才大量引進,大概在清初乾隆時期,廣東地區仿製眼鏡成功,自此這個新奇的光學玻璃製品,才開始走入凡塵,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紅樓夢》裡的兩副眼鏡

成書於清代初期的《紅樓夢》,作者曹雪芹為了強化賈府的榮華富貴,所以每當描述到一些特殊的場景時,總會寫進一些高級的舶來品,讓讀者感受到大富大貴人家的輝煌氣勢。因此,在清代初期還算是很新奇的眼鏡,就這樣出現在這本書裡,而且還出現了二次。

《紅樓夢》第五十三回,描述了賈府元宵節開家宴,而眼鏡就這樣擺在老太太史太君榻前小茶几上,而且老太太還拿它來看戲:

「至十五這一晚上,賈母便在大花廳上命擺幾席酒,定一班小戲,滿掛各色花燈,帶領寧榮二府各子侄孫男孫媳等家宴。……東邊單設一席,乃是雕夔龍護屏矮足短榻,靠背、引枕、皮褥俱全。榻上設一個輕巧洋漆描金小几,几上放著茶碗、漱盂、洋巾之類,又有一個眼鏡匣子。賈母歪在榻上,和眾人說笑一回,又取眼鏡向戲台上照一回。又說:『恕我老了骨頭疼,容我放肆些,歪著相陪罷。』」

另外,在《紅樓夢》第六十九回,描述了王熙鳳帶領尤二姐進大觀園,與賈母第一次見面時的場景,此時老太太戴上了眼鏡,仔細地看了尤二姐的手相:

「大家先至賈母屋裡。正值賈母和園裡姐妹們說笑解悶兒,忽見鳳姐帶了一個絕標緻的小媳婦兒進來,忙覷著眼瞧……賈母細瞧了一遍,又命琥珀:『拿出他的手來我瞧瞧。』賈母瞧畢,摘下眼鏡來,笑說道:『很齊全。我看比你還俊呢!』」

眼尖的讀者一定會注意到,雖然在《紅樓夢》這兩段章節裡都有講到老太太的眼鏡,但這兩個眼鏡似乎隱隱約約有哪裡不對勁,雖然名稱相同,但使用的方法卻完全不一樣?

老太太年紀大了眼睛不好這是可以理解的,所以她需要眼鏡的輔助,但在《紅樓夢》五十三回裡提到的第一副眼鏡,平常放在桌上的盒子,而且是拿來遠遠地看戲之用的。而第六十九回提到的第二副眼鏡,老太太拿它來看手相,而且拿下來是用「摘」的。大家難道沒有覺得,這裡有點互相矛盾嗎?

「摘下眼鏡」這四個字,暗示了它類似現今的頭戴式眼鏡,當然它有可能是很原始夾在眉骨與顴骨之間的單片式眼鏡,與現代的耳掛式眼鏡不同,但大致上就很類似現代的眼鏡了。而且這副眼鏡應該是老花眼鏡,而老太太拿來看手相,這個距離很合理。

但第一副放在老太太面前的桌上,而且可以拿起來看遠處戲台的眼鏡,這就肯定不是一般的老花眼鏡了,老花眼鏡或是一般的放大鏡,只能看近而無法望遠,這是很根本的光學焦距問題。以使用的方式來說它是望遠鏡,而我們知道歐洲有專門設計給劇院看戲時使用的手持式小望遠鏡,在《紅樓夢》五十三回裡說到的眼鏡,應該就是它了。

所以,在《紅樓夢》裡提到的這兩副眼鏡,雖然名稱一樣都叫做眼鏡,但實際上是完全不同的光學產品。

▲清代「顯微鏡」(放大鏡),台北故宮。(圖/邱建一提供)

早期的眼鏡只有老花眼鏡

而且我們知道另一件事,近視眼鏡在很晚才出現,早期只有放大鏡與放大鏡改良而來的老花眼鏡。清乾隆三十六年(1772),趙翼《陔餘叢考》說:

「古未有眼鏡,至明始有之,此物在前明極為貴重。或頒自內府,或購自賈胡,非有力者不能得,本來自外洋,皆玻璃所制,後廣東人仿其式以水晶製成。」

同樣完成於清代的顧震濤《吳門表隱》也說:「眼鏡前朝只有單照,以手持之而用。」

趙翼與顧震濤說的,都是老花眼鏡或是放大鏡,而且眼鏡一開始只有手持式的單鏡片,之後才發展出兩眼雙片的版本。頭戴式或是耳掛式的眼鏡可能很晚才出現,但是在1573年出刊的《留青日札》曾描述過一副類似現今的頭戴式眼鏡:

「每看文章,目力昏倦,不辨細書,以此掩目,精神不散,筆畫倍明。中用綾絹聯之,縛於腦後。人皆不識,舉以問余。余曰:『此靉靆也。』」

活躍於明代晚期的田藝衡,很明確地提到「中用綾絹聯之,縛於腦後」,可見得這副眼鏡是用綁的,把它固定在雙眼之前。雖然與現今的耳掛式眼鏡不同,但功能也非常近似了。

從以上這些明末清初的記載可知,老花眼鏡與放大鏡在明代中期以後就已經出現,早期它稱為僾逮(靉靆),後來才叫做眼鏡。但放大鏡是現代的名稱,在明清兩代它有時被叫做「顯微鏡」,而清宮使用的顯微鏡至今尚存,台北故宮(國立故宮博物院)就保存有好幾組,因為清宮檔案就叫它顯微鏡,也因此這個名稱沿用至今。

眼鏡不只是眼鏡 可能還包含了望遠鏡

而且眼鏡的定義,可能還包含另一項光學產品:望遠鏡。望遠鏡比眼鏡晚了一百年才被引進古代中國,明代鄭仲夔《玉麈新譚》描述了義大利傳教士利瑪竇(Matteo Ricci,1552-1610)引進望遠鏡的記載:

「番僧利瑪竇有千里鏡,能燭見千里之外,如在目前。」

我們知道,利瑪竇在明神宗萬曆十年(1582)抵達澳門,萬曆二十八年(1600)抵達北京並呈獻給皇帝許多禮物,包含自鳴鐘、西洋琴、坤輿萬國全圖、聖經等等,自此他獲准常駐北京,直到十年後過世為止。

利瑪竇之後陸續又有傳教士抵達中國,他們呈上的禮物清單之中,望遠鏡也經常是口袋名單之一。不過當時的望遠鏡有不同的名稱,有時叫做「千里鏡」、有時是「遠鏡」、有時叫做「西洋鏡」,有時乾脆只有一個單字「鏡」,總而言之明末清初名稱並沒有一定,隨著作者的主觀定名。

當然,十六至十七世紀也是海上絲路貿易暢旺的時期,所以遠道而來的外國商船也帶來航海用的望遠鏡,雖然它不是貿易商品,但這些航海用的望遠鏡也有流入漢人之手的案例。據說當年鄭成功的手上就有來自荷蘭人的航海望遠鏡,在康熙元年(1662)過世之前,即便已經重病,他還拿著望遠鏡親自查看海面上的狀況。《台灣外紀》記載:

「(鄭成功)強起登將台,持千里鏡,望澎湖有舟來否?」

所以,在《紅樓夢》成書的清代初期,望遠鏡已經被引入中國,而且做為一種稀罕物出現在貴族社群當中。在《紅樓夢》五十三回描述的那副平常裝在盒子裡,可以用來遠觀戲臺的眼鏡,很可能就是望遠鏡。

但或許只是因為清代初期,這類的玻璃光學儀器還沒有被清楚定名,所以名稱上出現了混淆。僾逮、靉靆、眼鏡、顯微鏡、千里鏡、西洋鏡等名稱混雜為一團,眼鏡不單是眼鏡,它可以是放大鏡,顯微鏡可以是眼鏡,來自西方的都可稱為西洋鏡,舉凡用來貼近眼睛的視力輔助工具,也都可以叫做眼鏡。

▲清代「顯微鏡」(放大鏡),台北故宮。(圖/邱建一提供)

古人說:「名無故宜,約定成俗謂之宜。」這句話就是說,沒有一定要怎樣取名才是對的,只要大家都說好就是好的。人家曹雪芹寫的《紅樓夢》,把望遠鏡與老花眼鏡都通稱為眼鏡,我們又何必那麼在意字詞本身是否正確呢?在他的那個時代,這些從西方引進的玻璃光學產品,也根本都還沒被精確定名。

所以,當我們走進台北故宮,看到眼鏡都不眼鏡了,被三百年前的貴族叫做顯微鏡,也無須那麼驚訝而大驚小怪了!

▲藝術史學者邱建一

※本文章獲邱建一先生授權刊登,請勿任意轉載。

#我們與歷史的距離

【2024世界棒球12強賽】台灣 vs 美國 LIVE直播聊天室
大數據推薦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