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韓、中去年5G陸續開台,靠著涵蓋率與價格補貼等誘因,韓國5G已逾600萬戶,中國則因為5G資費門檻低,用戶規模6540萬戶起跳;美國使用毫米波發展5G,下載速率居冠,涵蓋率卻成劣勢。
▲雖然5G在B2B2C的商業模式還需要時間醞釀,不過5G開台初期,高畫質4K影音、VR內容、雲端遊戲等消費者服務會先進入5G市場試水溫。(圖/中央社)
全球列強積極在5G戰場上比拚科技實力,台灣將在今年7月正式開啟5G服務,全球目前已有超過30個國家進入5G時代,其中,美國、韓國、中國都在2019年就陸續開台,不過僅韓國與中國的5G用戶數明顯成長,美國、英國、奧地利等5G用戶都沒超過百萬戶。
美、韓電信商在去年4月初5G開台,搶得全球頭香,但消費者對5G品質抱怨連連。產業人士指出,開台初期,韓國三大電信提供的5G服務速度不如預期、訊號不穩定、室內沒訊號、延遲和4G相當;也有國外3C媒體笑稱美國「Verizon的5G快又穩,但前提是你能找到訊號」。
韓國5G逾600萬戶 3大關鍵推升普及率
不過,時隔一年,韓國5G用戶已有顯著成長,根據韓國媒體「中央日報」報導,截至今年4月30日止,南韓5G用戶數已經達到633萬人,突破600萬人次。按照用戶人數排行,前3名依序為SK電訊約285萬用戶、韓國電信公司KT約192萬用戶、LG U+約157萬用戶。
研調機構DIGITIMES Research指出,受惠三星S20 5G系列手機於2020年2月上市,南韓5G用戶數歷經5個月後再增百萬戶,5G普及率約1成左右。
「韓國5G用戶成長速度是4G的2.5倍」,三星中國研究院院長張代君表示,韓國5G用戶成長快速主要有3原因,第一,南韓5G涵蓋率初期就達85個城市;第二,電信商推出比4G更具吸引力的5G資費,而且數據使用無限制(俗稱吃到飽);第三,5G手機補貼更划算,吸引早期用戶願意申辦。
不過,韓國「中央日報」報導,截至今年5月1日為止,韓國5G基地站的數量僅有4G基地站的13%,網路涵蓋率還是不足,電信商將在第2季加快部署,追回受到疫情延宕的進度。
DIGITIMES Research表示,對南韓來說,早期採用者都已成為5G用戶,透過新機刺激升級的效果逐漸縮小,後續仍需要仰賴電信業降價或5G體驗提升,才能繼續推動換機潮。
中國5G入門價低 規模6540萬戶起跳
中國在2019年11月正式推出5G服務,DIGITIMES Research指出,截至今年4月底,中國三大電信中,中國移動5G用戶數達4370萬戶、中國電信達2170萬戶,但中國聯通並未揭露,合計中國5G用戶數至少6540萬戶起跳;中國移動雖然在1到3月的月增率都超過100%,但成長速度已經放緩,中國移動和中國電信的5G用戶數占總用戶數比重都未突破1成。
觀察中國5G用戶數升級動力,產業人士指出,中國電信商取消5G吃到飽,但推出每月最低人民幣130元的5G電信方案,進入門檻低,且中國手機品牌也推出多款約人民幣2000元的5G手機,企圖在5G尚未有感前,藉由縮小5G和4G的價差,來帶動換機潮。
產業人士表示,由於疫情對經濟帶來巨大衝擊,中國政府更加大力道,以各項國家計劃及政策支持5G基礎建設,中國5G用戶達上億規模的目標可能會在2020年第3季達陣。
不過,根據中國信通院的數據顯示,自2019年8月起至2020年4月止,中國市場5G手機出貨量近4400萬支,遠低於中國移動和中國電信共計約6500萬的5G用戶數,顯示約3成用戶雖申辦5G方案,但仍然使用4G手機。
若以涵蓋率來說,中國的建設進度仍有待加強,DIGITIMES Research指出,較早投入5G商用化的美國和韓國,截至4月底,5G涵蓋城鎮數分別達5400個和180個,與美國國土相當的中國5G涵蓋城鎮數僅約百個,且有25個城鎮集中在香港。
美國毫米波發展5G 速率最快、涵蓋率欠佳
至於美國市場的5G進度,DIGITIMES Research指出,截至去年底,美國5G用戶數近60萬戶,產業人士分析,目前5G發展主流尚無定論,美國以高頻毫米波(mmWave)為發展核心,雖然傳輸速度更快,但產業鏈還不成熟,加上傳輸距離短,需要更密集地建設基站導致成本較高,初期用戶體驗很難完善。
根據網路分析業者Opensignal調查指出,比較美國、南韓、澳洲、英國共10家電信商所提供的5G下載速度,美國Verizon提供的5G速度最快,可達506.1Mbps,但它的5G手機用戶連網時,只有0.5%可以用到5G網路,在5G可得性上位居末位,意味著5G涵蓋率不高。
根據Strategy Analytics報告指出,美國5G手機在今年首季出貨量達340萬支,約占美國整體手機出貨量12%,這顯示目前美國5G手機的滲透率,已大幅超越5G行動網路。
「沒有涵蓋率,5G就是場災難」,國內的電信高層提醒,任何一個行動通訊系統最關鍵的就是涵蓋率。但他也認為,如果5G只有速度快,不見得能吸引消費者升級,「跨領域的整合、創新應用更為重要」,切入特定垂直場域的5G服務,如AR(擴增實境)、VR(虛擬實境)、遠程醫療、自駕車、工業4.0、智慧城市等新興應用,對改變民眾生活才會更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