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她41歲乳癌轉移「骨、肺、腦」 吃藥抗病拒絕投降

記者陳弋/台北報導

乳癌長年佔據台灣女性好發癌症之首,根據近5年的癌登資料顯示,乳癌新發生個案數成長高達20%。隨著新世代女性身兼家庭、職場多重要角色,忙碌的生活與飲食習慣改變,每年超過3成的新診斷個案為低於50歲的「年輕型乳癌」。即便隨著醫療進步,5年整體存活率可達90%,但經過長期追蹤,仍有近3成癌友恐面臨復發或轉移,嚴重影響生涯規劃與身心健康。台灣年輕乳癌發生率的趨勢,已成為必須重視的課題。

▲41歲轉移性乳癌病患波麗露露在2019年赫然發現乳癌轉移到骨、肺、腦。(圖/病友提供)

「從沒有想過,乳癌會這麼早找上我!」一頭俏麗短髮、帶著爽朗笑聲的41歲轉移性乳癌病友波麗露露說,由於自己的媽媽就是乳癌病友,屬於高風險族群的她常透過自我檢測確認自己乳房是否有硬塊。然而她從未想過,乳癌發生得如此突然。「2016年6月剛生完家中二寶,重返職場不到1年,我就在右側乳房摸到極大的硬塊。夾在高壓職場與幼兒照顧家庭間的我,因為分身乏術,一直無暇正視自身的健康狀況。」直到同年的9月,腫塊愈來愈大,露露才到醫院就診,隨即確診乳癌第2期,原本安逸的家庭生活面臨180度的大轉變。

2017年,歷經多次標靶藥物治療,病灶總算縮小,露露準備入院接受局部切除手術時,陪同在側治療的媽媽卻在十多年後的例行檢查中發現對側乳癌復發(零期)。命運捉弄人,農曆年後母女二人被安排在同一天開刀,入住同一間病房,成為鄰床夥伴。「原本該是我要照顧你的,現在卻無法好好陪伴妳!」露露愧疚地對母親說。

▲波麗露露檢查發現腦部有顆超過4公分的大腫瘤。(圖/醫院提供)

經歷1年半的艱辛療程,原以為人生終於可以從乳癌「畢業」的露露,卻在2019年6月不時感到後背肌肉拉傷般的疼痛,11月回診追蹤,檢查出第一大肋骨、脊椎和肺部的乳癌轉移病灶,後期更因暈眩無力與無意識肢體動作,進一接受腦部核磁共振檢查,赫見腦中有顆4.33公分的大腫瘤。罹病僅3年,乳癌病灶竟就轉移至骨頭、肺臟、腦部,猶如晴天霹靂,命運迫使露露重新面對乳癌「重修」難題。

▲晚期轉移性乳癌病友波麗露露分享自己的治療日記:倒數第5次的標靶治療。(圖/病友提供)

台灣乳房醫學會理事長、台北榮民總醫院乳房醫學中心主任曾令民醫師表示,臨床研究發現,年輕型乳癌普遍具有腫瘤較大、惡性度高、增生力活躍且易轉移,以及不易早期察覺等特性,特別是35歲以下的極年輕乳癌患者。儘管經早期篩檢及適當治療後的5年存活率已有大幅改善,整體存活率可高達90%,然高達近3成癌友仍可能面臨晚期復發或轉移性乳癌。

▲勇敢抗癌的波麗露露是2個孩子的媽。(圖/病友提供)

曾令民醫師也表示,隨著醫學科技的演進,近2年在各亞型乳癌的治療上都有很顯著的進步,已邁入精準治療時代,當乳癌不幸復發或轉移時,包含化學治療、抗荷爾蒙治療、卵巢抑制、標靶治療、基因檢測與免疫療法,都能依據不同乳癌型態量身打造不同的治療方針,助力病友與癌症和平共存。

▲曾令民醫師鼓勵乳癌病友,當今的精準化療程已經可以有效延長生命和改善生活品質。(圖/醫師提供)

比方說,以荷爾蒙陽性、HER2陰性的晚期復發或轉移性乳癌患者為例,現在第一線已可使用口服CDK4/6抑制劑搭配荷爾蒙治療,與傳統治療相比可有效延長「整體存活期」,其「疾病未惡化時間」也可達近24個月,多數患者可繼續維持工作與日常生活品質,讓晚期復發或轉移性乳癌癌友得以追求工作成就與實踐更多人生夢想。

曾令民補充分享診間個案,一位年約32歲懷孕31週女性,一開始就診時便確診第4期乳癌合併肝臟與骨轉移。在懷孕第32週先行剖腹生下孩子,然後開始一系列化療與標靶藥物治療。罹病至今超過7年,目前仍持續服用標靶藥物、定期追蹤,生活品質與身心狀態皆維持良好,繼續陪伴寶貝度過每個人生重要階段。

▲6大乳癌風險因子。(圖/醫師提供)

曾令民鼓勵晚期復發或轉移的癌友,乳癌治療現在十分進步,透過精準化療程,存活期的延長與生活品質的兼顧都已得到醫學實證,癌友可以更勇敢、正向積極地與主治醫師保持良好溝通,討論各項療法與藥物搭配的可能,才能有最高的機會達成適合自己的治療成果。

▲知名導演王小棣(右三)在2001年確診乳癌第2期,同樣屬於「年輕型乳癌」。得知罹癌之後,她感受到自己彷彿被孤立在另一個世界,而其他人仍在快樂的陽光下享受人生。陷入低潮的王小棣在家人的鼓勵與陪伴下,積極接受治療,改變生活習慣,終於從乳癌畢業。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