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南方澳大橋斷裂 運安會最終報告出爐:多處鋼絞線嚴重銹蝕

記者劉沛妘/台北報導

108年10月1日,宜蘭縣南方澳大橋橋面斷裂崩塌,墜落的橋面壓毀3艘停靠於南方澳大橋下的漁船,造成6名船員罹難,13人受傷。今(25)日國家運輸安全調查委員會公布事故最終調查報告,報告指出,南方澳大橋因位於漁港出海口,環境濕度高,橋面端錨處多處鋼絞線早已發黑鏽蝕,加上當時無明確檢測規定,最終釀成事故發生。

▲國家運輸安全調查委員會委員葉名山,公布事故最終調查報告。(圖/記者劉沛妘攝影)

國家運輸安全調查委員會委員葉名山表示,南方澳大橋位於漁港出海口,屬重鹽害、高濕度區域。大橋使用多年後,吊索系統防水設施逐漸劣化,中央分隔島金屬箱體與高密度聚乙烯(HDPE)套管之防水接縫封條發生硬質破壞,雨水沿HDPE套管滲入槽狀之錨定機構而產生積水現象,橋面端錨與鋼絞線長時間處於具鹽分的積水環境中,造成積水線附近之鋼絞線嚴重銹蝕,致使 10、11、12、13號橋面端錨處之數束鋼絞線於事故發生前陸續銹斷,吊索有效殘餘截面積僅剩約22至27%。

而當時一輛中油油罐車行經大橋10號吊索附近,11號吊索系統生銹鋼絞線之殘餘強度因無法承受負載而斷裂,接著相鄰之10、12號吊索及9、13號吊索系統橋面端錨處之銹蝕鋼絞線陸續斷裂,後續造成8號錨頭、6號錨頭及7號吊索,4、5號錨頭,3號錨頭,2號錨頭,及1號錨頭等其他吊索系統之連鎖破壞,導致大橋斷裂崩塌。

▼▲南方澳大橋因位於漁港出海口,環境濕度高,橋面端錨處多處鋼絞線早已發黑鏽蝕,加上當時無明確檢測規定,最終釀成事故發生。(圖/記者劉沛妘攝影)

葉名山指出,根據勘查結果顯示,大橋之13組橋面錨定機構內、外壁有不同程度的乾漬水痕,部分低邊鋼板上緣及外壁有溢出的乾漬水痕及銹蝕現象,顯示錨定機構內曾發生積水狀況。材料試驗結果顯示,大橋吊索系統之鋼絞線成分有所差異,可能來自不同商源或不同批次之產品,但其強度及硬度差異不大,而鋼絞線表面鍍鋅層厚度不均勻,可能影響耐蝕性。

從拉伸試驗結果顯示,13組吊索中,除5號吊索因銹蝕總負載殘餘強度較低,其餘吊索總負載殘餘強度均大於合格標準351.36公噸。10號上錨頭於拉伸負載達262.42公噸時斷裂,11號上錨頭於拉伸負載達 319.88公噸時斷裂,殘餘強度未達美國後拉法預力學會(PTI)測試規範之規定。

此外,葉名山指出,事故發生前,我國橋梁屬性定位及主管機關相關法規不完整,特殊性橋梁檢測方式及規範指引不完備,且未落實執行,導致該橋於竣工後執行過之7次橋梁檢測,皆為定期目視檢測,且事故前3年7個月間,未有任何橋梁檢測作業。另外,當日凌晨臺灣發生1起蘇澳氣象站測得震度為1級之有感地震,及事故發生時南方澳受到颱風及其外圍環流影響,但調查發現,對大橋結構應無影響。

▼▲108年10月1日上午9時30分,宜蘭縣南方澳大橋橋面斷裂崩塌。(圖/資料照)

最後,葉名山表示,希望各橋梁主管機關,盡速依照行政院院頒「橋梁維護管理作業要點」,辦理橋梁檢測、維修、補強、資料建置與開放等橋梁維護管理工作,並確實執行督導及考核。訂定轄管特殊性橋梁維護管理作業計畫,並建立橋梁檢測人員資格評鑑機制,以確保橋梁檢測作業能有效執行,以及希望交通部盤點所屬單位轄下所有橋梁,納管未歸類於公路系統之橋梁並建立養護機制。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立院大現場直播中LIVE】立法院邀請考試院正副院長、委員進行詢答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