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乾癬性關節炎患者病識感低 應主動積極治療重啟人生

  • 本文為「名家專欄」授權文章及圖片,以上言論及圖片不代表本台立場
  • 按此投稿

文/健康醫療網/林怡亭

皮膚紅腫、發炎、脫屑等外顯的病灶,是乾癬患者常見的困擾,國外統計顯示更有三成乾癬患者會併發乾癬性關節炎,侵犯各處關節引發腫痛,更嚴重甚至破壞關節,造成不可逆的扭曲變形。然而根據健保資料庫顯示,台灣的乾癬患者併發乾癬性關節炎的比例卻僅有12.7-13.4%,遠低於國外的比例,但這可不代表台灣人關節特別健康,很大原因可能是多數乾癬性關節炎無法被及時診斷,顯見提升病識感、強化醫病溝通的重要性。

臺中榮民總醫院免疫風濕科主治醫師謝佳偉表示,乾癬患者若習慣求診中醫或自行買藥膏塗抹,一旦出現輕微關節炎症狀,往往會先求診一般診所或骨科,患者不見得會提到有乾癬的問題,而醫師也不一定會注意到病人具有乾癬病史,易當成痛風或是退化性關節炎或其它慢性關節炎等疾病處理,造成患者治療的延誤。推估這也是造成台灣健保統計資料與國外差異較大的原因。

乾癬患者易產生共病症 身心靈備受煎熬

謝佳偉醫師指出,無論是乾癬或是乾癬性關節炎,均是自體免疫失調所引發的發炎反應,若沒有妥善治療,容易合併產生三高問題、心血管疾病、肥胖等共病症。而乾癬性關節炎若無穩定控制,一旦手指、手腕、腳踝等周邊關節處出現扭曲變形,縱使未來病情獲得控制,卻也難以進行開門、開車、穿衣、爬樓梯等精細動作。生活中的一舉一動都成了障礙,也讓患者承受極大心理壓力,進而影響到患者的社交意願與人際關係。

謝佳偉醫師進一步說明,這樣的社交障礙在青少年或中壯年患者身上更為常見,若無良好的治療與家庭支持,容易因皮膚的病灶、關節的疼痛而退縮、放棄融入同儕生活,也較容易導致憂鬱症。

治療新曙光,生物製劑助青少年找回人生

「目前乾癬性關節炎的治療上,希望儘早從乾癬性關節炎患者中,診斷出容易演變成快速關節破壞的族群,給予適當的治療,而非僅使用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謝佳偉醫師表示,近十年來隨著科技進步而研發的生物製劑,會與特定的細胞發炎因子結合,抑制不正常的發炎反應,是更為精準的藥物,甚至能達到皮膚病灶完全改善,相較過去僅能擦擦藥膏,病灶很快就復發,不論治療的穩定度、病人的生活品質都大大的提升了。但目前健保給付規定較為嚴格,需要等到非類固醇消炎藥和免疫調節藥物都使用過後,再依照各關節的腫痛程度評分,達到一定嚴重度才能使用。

謝佳偉醫師分享,曾收治過一名從小學就得到乾癬的患者,病灶遍布於頭皮、額頭及臉上,適逢國、高中最在意外表的青春期,當時也苦無能夠滿足病人需求的藥物,來自旁人異樣眼光的龐大壓力迫使他走上休學一途。所幸在使用生物製劑治療後,成功完全清除了皮膚的病灶,也讓他能順利復學,目前已投入職場融入社會,謝佳偉醫師直言:「生物製劑可以說是為他帶來了人生的希望。」呼籲患者積極治療,找到適合的治療方式,重新規畫生命的藍圖。

本內容僅提供相關疾病之醫學及衛教資訊。關於您個人健康狀況或疾病治療方面的問題,建議您應向醫護人員諮詢專業意見。

【延伸閱讀】照顧好自己的健康 就是愛家最好的禮物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ealthnews.com.tw

#《祝你健康》健康知識報你知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