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冷到耳朵快掉了!常見保暖NG行為 喝酒暖身反降低體溫

記者許書萓/台北報導

全台急凍,各縣市猝死、中風、車禍,取暖不當造成火警、燒燙傷及一氧化碳中毒等事件層出不窮;民眾為了達到抗寒目的,選擇各種方式保暖、取暖;但是,醫師警告,不當抗寒取暖的NG行為,反而容易被高溫燙傷、低溫燙傷,甚至引發火警而造成憾事。

▲醫師警告,不當抗寒取暖的NG行為,反而容易被高溫燙傷、低溫燙傷,甚至引發火警而造成憾事。(圖/記者林彥君攝影)

抗寒取暖方式除傳統燒木炭外,還有橡膠熱水袋、不鏽鋼水龜、煤油懷爐、電暖爐、電暖扇、電熱毯、電熱水袋、暖暖包、暖暖蛋等,甚至有些民眾獨闢蹊徑,用吹風機、喝酒等方式取暖。

彰化基督教醫院急診暨重症醫學部副主任謝貝尤醫師表示,常見保暖的NG行為包括:在密閉空間下燒炭、點蠟燭,可能就會造成一氧化碳中毒,也因為有明火,也會很容易造成火災;一般認為喝酒好像可以暖身,但其實也不是很適當,喝酒會讓身體發熱是因為皮膚的微血管會充血,但其實血液是離開身體器官的,反而會讓核心體溫下降,可能甚至造成低體溫,尤其是在外喝酒宿醉,反而會更危險。

使用電器產品方面,如:電毯、暖爐或暖暖蛋,長時間接觸皮膚,也有可能會燙傷,尤其是老人家或是表達能力不好的嬰幼兒,或是糖尿病病患由於神經病變,對冷熱感覺比較不敏感,長時間的接觸恐造成燙傷而不自知,而中風患者無力翻身,躺電熱毯也是長時間接觸,也會造成低溫燙傷。

坊間常見民眾用暖暖包取暖,謝醫師提醒民眾,拆開後輕輕搖晃,讓裡面化學物質起作用,但使用時儘量避免長時間接觸皮膚,可考慮在外層再包一層毛巾或比較厚的布,然後再使用,可以放在口袋裡,睡覺的時候就記得別放在被子裡面,很有可能忘記而造成長時間的低溫燙傷。

其實暖暖包或是熱水袋,這種看似沒有殺傷力的發熱器具,一樣會造成低溫燙傷,大約在45度以上的溫度,如果長時間接觸半小時以上,就可能會有燙傷的情形;另,泡澡機、泡腳機,就可能會有「溫水煮青蛙」的情況,所以務必要小心。冬天泡湯也要注意時間不要太久、要適時的補充水份,避免體液流失太多,不然可能會有暈眩症、姿勢性低血壓而暈倒的情形。

老人家、心血管疾病及三高族群,在起床應先暖身,或穿一件比較保暖的衣物,再從被窩裡出來,也可以考慮戴帽子、圍圍巾,或是穿比較高領的衣服,避免冷風來了,氣管、血管容易收縮會引起不適,目前有一些機能性衣物,像是發熱衣、羽絨衣或羊毛衣,都可以考慮做多層次的穿搭,會有比較保暖的效果;手腳容易冰冷的人,可以戴手套、穿比較厚的襪子。

★ 三立新聞網提醒您:

喝酒不開車、開車不喝酒!
未成年請勿飲酒,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祝你健康》健康知識報你知

【2024世界棒球12強賽】台灣 vs 美國 LIVE直播聊天室
大數據推薦
【94要客訴】謝宜容聲明對槓賴清德?神隱多日拋影片道歉2024.11.22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