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弋/綜合報導
很多肺腺癌病人本身不吸菸,前報社醫藥記者劉惠敏就是一個例子!她具備醫藥知識,本身有運動習慣,也會注意健康,直到腦部出狀況影響語言能力,就醫檢查才驚覺元凶是肺腺癌,從第一期演變到第四期,幾乎沒甚麼感覺。
▲前醫藥記者劉惠敏上電視分享抗癌經驗。(圖/截圖自醫師好辣官方頻道)
前醫藥記者、自由撰稿人劉惠敏在節目《醫師好辣》中分享自己的抗癌經驗,身為文字工作者的她過去必須時常發言,但她在某一段時間開始發現自己說話卡卡,明明知道要說甚麼,卻無法像過去一樣正常說出來。某一天她頭痛欲裂,朋友趕緊把她送急診,經過檢查發現腦部有好幾顆腫瘤,神經外科醫師更告訴她一個壞消息:肺腺癌已經轉移腦部。
劉惠敏表示,當時至少長了7顆腦瘤,最大的一顆侵犯了語言區,好在醫師使用大量類固醇和降腦壓藥物,才讓她恢復溝痛能力。由於她本身是一名醫藥記者,具備相關知識,做EGFR基因檢測後也找到相對應的標靶藥物,使用後腫瘤明顯縮小,病況一度轉穩,暫時不用開刀,只須做放射治療。
「剛好那幾年我漏掉健康檢查。」劉惠敏坦言,肺腺癌從開始生長到轉移腦部這段時間,她都沒有感到明顯的不適,加上本身是過敏體質,有點咳嗽也不以為意,直到癌細胞跑到腦部引發症狀,才知道是肺腺癌作祟。
劉惠敏透露自己一度服用第二代標靶藥物,效果很明顯,但在她身上副作用很嚴重,從頭到腳的皮膚都有潰爛的情形,滿頭起疹子,讓她痛到受不了。後來主治醫師幫她換成第一代藥物,雖然還是有副作用,但已減緩不少。
發病至今超過3年,劉惠敏持續和第四期肺腺癌鏖戰,不過後來對標靶藥物產生耐受性,導致腦腫瘤又冒出來,肺部腫瘤也變大,必須開始接受化療和放療。劉惠敏態度正向,積極抗癌,一同參加錄影的胸腔內科醫師郭惟格表示,一位第四期肺腺癌病患可以撐到這一步,真的是滿有機會的。
▲郭惟格醫師說,肺腺癌在只有1公分的時後就可能轉移出去,此時根本沒有症狀。(圖/截圖自醫師好辣官方頻道)
郭惟格進一步說明,肺腺癌的特點之一,就是即便惡性腫瘤只有1公分,癌細胞便可能到處轉移,此時根本不會有肺部的症狀。肺腺癌常見腦部、骨骼轉移,有些發生轉移的病人症狀和劉惠敏相同,也是言語方面出問題,有些人則是突然骨折。此時輾轉確診肺腺癌時,腫瘤可能還很小顆(不到1公分),在X光底下無法現形,但它其實已經轉移出去了,所以「肺部低劑量電腦斷層」是很重要的檢查。
郭惟格補充道,根據統計,台灣罹患肺腺癌的女性約有90%不吸菸,所有的肺癌病患中可能有50%以上沒有抽菸的習慣,研究顯示可能是基因缺陷導致亞洲人對環境致癌物的抵抗力相對低。因此郭惟格提醒,我們都算是肺癌的危險群,有機會不妨做一下肺部低劑量電腦斷層,可提早發現肺癌。
▲肺部低劑量電腦斷層可以揪出早期癌症。(圖/新竹馬偕醫院提供)
▼【不抽菸又愛運動,竟罹患「肺腺癌」?!】(影片來自YouTube-醫師好辣頻道,若遭移除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