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聽新聞
0:00 0:00

沒症狀就不追蹤…55歲B肝男健檢驚見「都硬了」 醫生:再拖就變癌

記者陳弋/台北報導

腹部超音波檢查。圖中非本文病患。(示意圖/資料照)

▲腹部超音波檢查。圖中非本文病患。(示意圖/資料照)

每年7月28日是世界肝炎日,世界衛生組織(WHO)將今年主題訂為「One life, one liver」(一輩子只有一個肝),提醒人們肝炎對健康的戕害。北投健康管理醫院分享案例,北部一名中年男性年輕時曾罹患B型肝炎,由於身體無不適,長期沒有追蹤,某一次陪太太健康檢查才驚覺自己的肝臟「已經硬了」。

55歲王先生年輕時曾確診B型肝炎,雖然醫師一度提醒必須定期追蹤,當時他認為感染B肝的人不少,即便感染也不會有太大健康危害,加上沒有不舒服的症狀,也就淡忘醫師的叮嚀。

時隔數十年,素來沒有健檢習慣的他,某次陪伴太太到北投健康管理醫院接受健康檢查,腹部超音波顯示他有脂肪肝,且肝臟體積偏小,肝臟紋路較粗糙,肝表面呈現不平整狀態,這些影像特徵代表已有肝硬化。當天健檢項目包含腹部磁振造影,所幸肝臟尚未有腫瘤。

北投健康管理醫院副院長梁程超表示,肝臟被稱為「沉默的器官」,由於內部沒有痛覺神經,所以初期發生病變時無異常不適感。王先生與大多數B型肝炎患者一樣,幾乎沒有症狀,但長期未定期追蹤,恐錯過肝臟慢性發炎階段的藥物控制,放任肝臟長時間反覆發炎,肝臟細胞會發生纖維化,進一步導致肝硬化。

梁程超補充說明,早期肝硬化症狀通常不明顯,嚴重時可能發生疲倦、虛弱、噁心、食慾不振、體重減輕、腹痛、腹脹、黃疸或蜘蛛狀血管瘤等症狀。若此時才意識到肝臟發生問題再去就醫檢查,有很大的機率已演變至肝硬化階段,倘若後續再沒有妥善控制,就會走向「肝病三部曲」(肝炎、肝硬化、肝癌)的最終章:惡性腫瘤。

常有民眾詢問,是不是一旦發生肝硬化,從此無法逆轉。梁程超表示,B型肝炎患者如果長期使用口服抗病毒藥物,可避免肝臟反覆發炎,肝功能可望漸漸恢復,研究也顯示肝硬化等級會有下降的趨勢,且能降低罹患肝癌的風險。所以B型肝炎的帶原者,一定要定期追蹤檢查,如果符合抗病毒藥物使用條件,醫師也會評估後給予治療。

台灣曾經是全球肝炎危害最嚴峻的國家之一,從1986年台灣領先全球首推新生兒全面接種B型肝炎疫苗後,B型肝炎感染人數大大減少,雖然C型肝炎目前還沒有疫苗,但已有非常有效的口服抗病毒藥物可以根除病毒。為提前達到世界衛生組織(WHO)根除C肝的目標,台灣預計在2025年底前讓25萬人接受C肝全口服新藥治療,因此C肝感染者一定要就醫,讓醫師評估是否接受抗病毒藥物治療。

【2024世界棒球12強賽】台灣 vs 美國 LIVE直播聊天室
大數據推薦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