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聽新聞
0:00 0:00

野火風險飆升:電力設備、極端氣候與城市開發交織危機

  • 本文為「名家專欄」授權文章及圖片,以上言論及圖片不代表本台立場
  • 按此投稿

圖、文/永續新聞網 

2025年1月,加州洛杉磯多地發生多起強風助長的野火,摧毀數千棟房屋,造成嚴重財產損失。目前,調查人員正積極尋找火災原因,並初步判斷與電力基礎設施、其他設備或人類活動有關,因為事發當時並無雷擊發生。

極端氣候與人類活動共同助長加州野火頻發,未來需加強防火基礎設施與管理,以降低災害風險。(圖/永續新聞網提供)

▲極端氣候與人類活動共同助長加州野火頻發,未來需加強防火基礎設施與管理,以降低災害風險。(圖/永續新聞網提供)

近年來,加州野火頻率和破壞性日益加劇。根據最新研究,美國的野火規模已較1980至1990年代擴大四倍,發生頻率增加三倍。特別是快速蔓延的野火,已成為最具毀滅性的災害,僅2001至2020年間,此類火災便導致78%的建築損毀,佔滅火總成本的61%。

人為因素成野火主要成因

雷擊雖然是野火的自然成因之一,但研究顯示,影響社區的野火超過84%由人類活動引發。2023年,夏威夷茂宜島的致命火災由斷裂的電線引發,最終摧毀整座拉海納鎮(Lahaina);2024年,加州當年最大野火則源於一輛燃燒中的汽車被人推入奇科(Chico)附近的峽谷,導致超過700棟房屋與建築物被燒毀。

在洛杉磯近期發生的野火中,調查人員特別關注電力設備可能扮演的角色。近年來,加州多起野火均與電線設備相關,例如 2018年「坎普山火」(Camp Fire)便是由太平洋天然氣與電力公司(PG&E)設備故障引發,最終奪走85條人命。

極端氣候助長火勢 夜間高溫成新隱憂

氣候變遷亦是野火惡化的主要推手。高溫會使植被乾枯,提高其可燃性,進而助長火勢。在美國西部,氣候變遷引發的乾旱已導致自1984年以來森林火災面積翻倍。

此外,近年來夜間氣溫上升速度已超過白天,打破了以往「夜晚有助於抑制火勢」的模式。過去,夜間溫度較低且濕度較高,能有效降低火勢擴散速度。然而,隨著夜晚變得越來越炎熱,野火開始持續燃燒,即便在深夜仍難以控制,給消防人員帶來極大挑戰。

強風也是促使火勢迅速擴散的關鍵因素。當強風來襲時,火焰與餘燼會被快速吹向遠方,甚至可能在數公里外點燃新火點,形成所謂的「飛火」(spot fire)。此外,風力還能提供更多氧氣,加速燃燒,使火勢更加猛烈且難以預測。

燃料累積與人類開發活動加劇野火風險

長期以來的防火政策導致森林燃料大量累積,使得火災規模與強度持續升級。原住民過去曾利用計劃性燃燒來控制可燃物,降低火災風險,但近百年來,美國普遍採取「滅火為主」的政策,導致森林內的枯枝落葉過度堆積,成為「燃料庫存」。

此外,外來入侵植物(如某些草類)形成了連續的燃料床,使火勢擴散速度倍增。

城市開發也進一步提高了野火風險。近年來,美國許多地區的城市擴展至「野地-城市交界區」(wildland-urban interface),即建築物與森林、草原混合的地帶。這些地區的建築物、車輛與基礎設施往往比天然植被更易燃燒,且燃燒溫度更高、速度更快,進一步加劇了火勢擴散的風險。

「氣候鞭笞」現象推動極端火災發生

近期,南加州的天氣模式發生顯著變化,出現所謂的「氣候鞭笞」(whiplash weather)現象,即異常潮濕的冬春季節緊隨極端高溫的夏季。

2024 年春季,加州降雨量豐沛,促使植被生長。然而,進入夏季後,高溫迅速將這些植物烘乾,使其變為高燃性材料,最終成為 2024 年數場重大野火的燃料來源。

2024 年秋季與初冬,加州南部持續乾旱,降水量遠低於歷史平均水平。當 2025 年 1 月 7 日的野火爆發時,洛杉磯地區的土壤濕度僅為歷史同期平均值的 2%,環境極為乾燥,進一步助長火勢蔓延。

展望未來:加強防火措施迫在眉睫

隨著氣候變遷持續推動極端天氣發生,野火風險亦將持續上升。專家指出,未來需採取更積極的防火措施,包括改善電力基礎設施、加強森林管理、限制高風險時期的人類活動等,以減少野火發生機率並降低災害影響。

此外,政府與研究機構正積極探索新的滅火技術,如無人機監測、衛星預警系統等,希望透過科技手段提升火災監測與應對能力。

目前,相關部門仍在積極調查本次洛杉磯野火的確切起因,並呼籲民眾提高警覺,避免在乾燥、高風險時期進行可能引發火災的活動。未來,如何在氣候變遷的影響下加強防火工作,將成為各界共同關注的焦點。

外稿
#ESG永續新浪潮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