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懷慈、古高樹/台北報導
萬病之源起於濕,身體太濕疾病容易上身,除了透過當令當季食材排水之外,身體也有許多穴道是除濕的開關,像是頸椎的大椎穴、還有腳底的一些穴道,讓你在夏季既消暑又排水,詳細內容請鎖定三立財經台,今晚10點由張雅芳主持的健康節目。
房子溼答答,按下除濕鍵就搞定,但體內若是濕氣重,小心疾病常常找上門。
▲身體太濕的警訊。(圖/網路資料)
像是剛起床還覺得疲勞,如廁後排泄物很難沖乾淨,還有舌苔粗糙或發黃,都是身體太濕的警訊,如何啟動身體的除濕系統?專家幫你找解藥。
中醫師鄒瑋倫:「不要吃些很濃重、很油膩、很刺激口味的,讓身體保持一個舒暢,和水分和血液的清澈。秋天開始要略微早睡一點,分別於夏天的一個晚睡,這樣的話情緒的穩定會比較好,因為秋天是悲傷的季節。」
▲按壓脖子後面大椎穴可代謝水分。
另外按壓脖子後面的大椎穴,也能達到穩定情緒、代謝水分的效果,不過體內除濕開關可不只有一處,按摩自己的雙腳,也有相當不錯的除濕效果。
輔大特約教授鄭英吉:「腳的大拇指側面那是脾經,另外腳底就是左腳,在正中心的偏外側第四指下,那邊就是我們的脾臟,它就是控制我們身體體液的調節。」
▲按壓腳底穴道的脾臟位置能調解體液。
腎臟主導水分,脾臟調節溼氣,結合當季當令好食物加強排除多餘水分,像是絲瓜搭配米豆製作成古早味的豆簽羹,不但富含營養,還可以幫助你在炎炎夏日,消暑排水清爽不留濕。(整理:實習編輯劉晉姍)
▲結合當令食物可加強排除多餘水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