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蔡文馨(AutoWeek汽車週刊402期)
圖/AutoWeek汽車週刊
承繼上一篇報導,即便人造衛星逐步取代U2超高空偵察機的地位,但受限於氣候、機動性、精確性、清晰度等問題,目前偵察機並沒有被淘汰;因此當汽車網站紛紛扮演「人造衛星」之功能時,AutoWeek則是朝向無人偵察與攻擊機的方向前進,不僅著眼於報導功能,更強調企劃、分析與美學概念。
延伸閱讀:U2與人造衛星 AutoWeek汽車週刊400期(一)
https://goo.gl/5Z8Lcl
從次音速到三倍音速
話說「黑鳥」SR-71是一架極速可達3.3倍音速、升限可達3萬公尺的雙座偵察機,於1964年首飛,即便當時美國已經擁有U2偵察機,但次音速、結構脆弱、升限2.1萬公尺、閃避功能弱、載重能力差的U2,自從蘇聯S-75地對空飛彈於1957年問世之後(攻擊上限2.2萬公尺),U2的偵察任務飽受威脅,至除役前一共有7架U2遭飛彈擊落。反觀「黑鳥」,因性能極為優異,在長達33年的偵察任務中沒有任何被擊落的記錄!
然而黑鳥除役的主因並非偵察效能不彰,相反地,黑鳥可以裝載比U2更多的設備、偵測更廣的範圍,然而「值勤成本過高」乃是致命傷!黑鳥造價約為10億美元,比U2的4億美元高出許多,此外黑鳥的專用燃料成本極高,每公升價格比高檔的蘇格蘭威士忌還貴!而且在三倍音速狀態下,黑鳥雙發動機上的後燃器必須持續運作才能維持足夠的推力,因此油耗非常可觀,飛行一小時必須消耗2.4~2.7萬元美金的燃料費,十足的燒錢風格!
更誇張的是黑鳥的機身結構為了承受三倍音速下高達300℃的高溫,因此黑鳥的鈦合金蒙皮只有在高速飛行狀態下才是平的,低溫狀態是皺的!油箱部分也是在高溫狀態下才會呈現密閉狀態,低溫狀態下會漏油!因此黑鳥的加油程序相當麻煩,必須先以低油量起飛,在空中高速衝刺直至機身發燙後,以行空中加方式補充足夠的燃料,之後必須維持高速飛行避免燃料洩漏…
由此不難想像黑鳥的執勤成本為何如此高昂,連國防預算極高的美國都大喊吃不消!因此黑鳥也從未有外銷紀錄,除了機密考量之外,也沒有其它國家養得起黑鳥!
五百頁非極限 七百頁才變態
話說昔日汽車月刊曾經連年締造單冊五百頁的神話…然而這已經是極限了嗎?錯!每逢二年一度的「大車展」或三節領年終或績效獎金的「改裝季」,汽車雜誌除了正刊之外還必須推出各種「特刊」,頁數約莫在二百頁以下,但功效相當卓越,單月業績都能增添二成以上,而且當期刊物總頁數將厚達七百頁,內容加添但價格不變!因此單月銷售量多二成只是剛好而已。
早期發行特刊真的很好賺,所以雜誌社老闆無不食髓知味,經常在搞特刊企劃這一類東西,最終則是希望「特刊變正刊」妾身扶正、獨立發行,如此一來雜誌社才能越搞越大!然而「特刊」這東西多半還是以編制內的人力來執行,毋庸置疑,該月的工作量絕對暴增,人人都必須開啟外掛模式,編輯群豈止日以繼夜,根本就是不分晝夜、沒日沒夜地趕稿、搶拍。
然而熟悉渦輪增壓引擎的玩家都知道,「超增壓狀態」不可能維持太久,當工作量暴增但特刊盈餘都落進老闆、業務等少數人的口袋時,編輯紛紛求去尋找人道待遇,雜誌社於是再引進新人,並將特刊的發行轉型為「每月例行公事」,繼續燃燒一個又一個新鮮的肝臟!然而新人就只有肝可以燒、沒有老鳥一般的腦袋瓜可以思考,做出來的東西徒有頁數沒有品質,於是漸漸腐蝕了雜誌社經營數年好不容易建立起的金字招牌。
黑鳥偵察機雖然沒有任何一架毀於敵人之手,但總數32架的黑鳥當中有12架墜毀,「自爆」率一點都不亞於U2!目前各雜誌社也很少推特刊,主因就是「自爆」,除了網媒的興起,紙本已失去新鮮感、缺乏時效性,另一方面也不容易找到企劃能力好的老手負責執行,再者就是廣告效益不高,拼命推的下場,不是做白工就是賠錢,如同黑鳥出任務,不但費用昂貴,而且很可能在完成任務前就先把飛機給摔了!
人造衛星與無人飛機
媒體的基本功能之一就是「還原真相」,或者說是「忠實報導」,但是對於汽車媒體來說,真相還原並沒有這麼困難,更困難之處在於深入探討、專業剖析、主題企劃,此外並藉由精緻的感官饗宴,如照片、影片、音效、文字、排版、剪接…,帶來賞心悅目以及高震撼力的視聽效果。換句話說媒體不僅具備報導功能,還兼具娛樂性質,更深入的層面則是資訊分析、文化傳承、社會責任。
媒體有這麼偉大嗎?確實如此!但是為何多數人都感受不到?答案就是:台灣許多媒體都在做「表面功夫」!以汽車媒體來說,一場新車發表會,除了基本的攝影、錄影之外,多數網站媒體都在搞什麼?答案就是「開直播」,企圖以「快」取勝,欺壓紙本媒體以及需要剪接、配音、配字的電視台或其它影音媒體。沒錯,網路媒體就是有快的本事,直播功能一出,無須昂貴的SNG設備與人力,就具有還原現場的功能,令電視台的Live都不Live了!許多網路媒體發展數十年,似乎就是在等這一刻,能幹掉囂張數十年的電視媒體是多麼爽的一件事,而且只需要一支手機!
然而「直播」的出現,能將電視或紙本媒體趕盡殺絕嗎?答案顯然是沒有!因為直播往往缺乏品質與企劃,手機的畫質、解析度、雜訊抑制能力、變焦功能、收音、高動態表現…能和專業器材抗衡?當然不行!此外漫長的直播既沒有擷取精華、也沒有字幕輔助,感覺上就是在拿化學調酒對抗釀造好酒,講求快速卻沒有品質與內涵,真的就是在做表面功夫,缺乏專業企劃與深入剖析。
美國擁有密集度最高的各種衛星設備,但目前仍不斷研發無人偵察、攻擊、電戰技術,尤其是六倍音速的SR-72與隱形科技的RQ-180受到高度矚目,主因就在於無人偵察機足以取得「輪胎痕」如此細微的資訊,進而搜尋特定車輛或行進路線分析,讓偵察變得既科學又藝術!
在這資訊報爆炸的年代,沒有分析、整理的報導,累積過多如同廢文!為了達到最全面的功效,AutoWeek並不孤單,目前友軍AutoNet汽車日報就是在執行人造衛星的工作,將全球汽車產業大小事鉅細靡遺地呈獻給讀者,至於AutoWeek則是進行「特定區域掃蕩任務」,企圖找出隱藏的關鍵訊息,報導內容不只著眼於車、事、時、地,更重要的「為什麼」,報導的速度固然重要,但AutoWeek認為事件的「發展」比發生更重要、更值得關注,此外呈現方式應該更有內涵、更有藝術!
文章出處:AutoWeek汽車週刊(http://www.autoweek.com.tw/)
手機App下載閱讀:
IOS:https://goo.gl/BLz3dA
Android:https://goo.gl/8jm7h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