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淞山/美麗島電子報
兩岸關係發展是條漫長的政治拔河角力賽,是統或獨都不是現在的主流議題,真正的政治重點是在於雙方領導人的政治引領方向與民心變化走向的掌握能力,很難是非黑即白的政治判斷與選擇。因此,蔡英文總統上台後也必須顧及台灣內部的最大政治公約數及大陸的領導當局與民意的走向來處理兩岸問題,維持現狀的主張與堅持就是在這個政治客觀環境下必然的產物,難以表明接受九二共識或一中原則的政治道理也在於此,但是她至少也用中華民國憲法及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的「默示一中」的相向而行精神對大陸當局展現某種程度的政治善意,而大陸國台辦也用未完成的答卷來呼應對接蔡的說法。
可惜的是,缺乏有效溝通管道的兩岸政治局面卻因為雙方政治互信不足、政治認知上的本質性差異及外國因素的介入或影響,而造成如今這個「冷而不鬥」、「鬥而不破」的政治局面已經開始產生變化,越來越往可能攤牌衝突對撞的方向發展,台灣內部反中情緒的高漲、退將赴中相關管制與懲罰法令的出爐、保防法立法工作的推動以及大學兩岸學生交流所意外衍生出來的所謂「一中承諾書」與學術自由爭議問題…等等,以及大陸對台灣國際發展空間的打壓與圍堵、陸客來台觀光的冷卻操作、統一無望論武統台灣的威脅及恫嚇…等等,都在在顯示出兩岸的政治僵局也已經從冷對抗逐漸升高為熱對抗的發展局面,兩岸主政者倘若都不願意誠懇面對自己有關兩岸的內部問題,甚至有意無意的升高雙方的對立或敵對情緒氛圍,或者都在故意製造對方該負責任的卸責理由或藉口,恐怕兩岸關係發展就很難不走到政治對撞衝突的熱戰局面!
▲蔡英文、習近平。(圖/合成圖/路透社、總統府提供)
台灣面對中國大陸是以小事大,講和平,大陸不一定買帳,但正確的做法應該就是不挑釁與如何避免對撞衝突,蔡英文政府雖然有效處理達賴與熱比婭的可能訪台問題與爭議,但卻在某些極可能挑起兩岸情緒的議題或法案推動上刻意放任或故意製造遠中政治氛圍,這是相當不智的政治判斷與操作,可能達不成真正想要的政治效果,反而更加加深彼此的政治敵意情緒而已,可謂是因小失大、因噎廢食的政治敗筆!
說的更加明白點,台灣的退將登陸參加大陸的政治活動,原本就是台灣社會觀感不佳的個人政治行為,自有民主政治的市場法則可以牽制平衡,未必一定要用嚴厲的法律懲罰機制來加以處理,如果這些人涉及洩漏國家機密或軍事情報也已經有相關的刑事制裁法律可以處理,也不需另訂保防法來加以處理。可是如今蔡政府的行政與立法團隊的作法卻是背道而馳,讓人感覺彷彿時空錯亂,今夕不知是何夕?難道,這些人如果真的想要洩漏國家軍事情報,就不會跑到港澳、東南亞或其他地方去進行嗎?難道這些自願到中國大陸參加政治活動或唱大陸國歌、參加大陸閱兵的台灣卸任高官或退將,其所做所為的結果,不就是讓我們可以更加凝聚國家主體意識及團結氛圍嗎?大陸當局願意做如此的政治操作,真的能夠分化的了台灣嗎?其結果究竟對台灣有利或不利,難道蔡英文政府真的不清楚嗎?其實,民進黨的二次執政與全面執政結果早已清楚告訴了我們答案!
重要的是,大陸當局政治操作反效果的情形已經顯而易見,蔡英文政府則應該要有正確的認知與判斷,不要跟他們一樣犯了操作過頭或得不償失的政治後果!蔡英文總統現在該側重努力的政治重點應該是如何有效節制台灣內部的民粹情緒及政治圖騰效應以突破兩岸僵局,讓兩岸關係發展回到正常的政治軌道來加以運行,而不是自我緊縮、自我設限,讓外界認為蔡英文政府就是朝向「逢中必反」的政治操作,讓人更加憂心忡忡未來的兩岸關係發展會有何驚天動地的可能變局,反而真正最後重創的就是台灣的民生經濟發展與人民信任執政的意志與決心,這才是蔡英文總統該有的政治認知與格局。
當然,兩岸關係發展的關鍵點不是只有一中問題的政治共識基礎,也不會只是漸進性台獨或法理台獨的問題而已!重要的是台灣民心的走向與發展,大陸當局也該記取政治教訓,不要總想要用這些問題來施壓或框住台灣,畢竟,這樣的政治操作結果最後也只是把台灣推向美、日,把台灣民心更推向遠離中國大陸的境地,這絕對是大陸方面應該要理解清楚的台灣問題。兩岸一家親不應該只是口號,也不應該只是適用於台灣人民而不包括民進黨及民進黨政府,只要大陸方面願意解除自我設限的政治包袱及枷鎖,往前邁開一大步,則何愁兩岸關係發展不會往相向而行的道路上勇往直前呢?可惜的是,大陸「兩會」的反獨促統強硬政治聲浪響徹雲霄的發展,可能讓台灣的民心往更加「遠中」的政治道路前進,似乎也讓兩岸關係的未來發展只會更加地嚴峻,把台灣推向美、日的懷抱,這難道就是「寄望於台灣民心」的中國大陸領導當局所樂意看到的發展與局面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