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楊晴雯/台北報導
董氏基金會針對國人對憂鬱症的認知程度最新調查結果顯示,青少年、大學生每週3天以上感到憂鬱的比例顯著高於其他年齡層。專家強調,憂鬱症非軟弱的表現,透過定期檢視情緒、紓壓等方式,憂鬱症是可以被治癒的。
▲台灣精神醫學會理事長賴德仁強調,憂鬱症是生理與心理的疾病,是可以被治癒的。(圖為模擬畫面,非新聞當事人/記者楊晴雯攝)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葉雅馨主任說,此次調查是於3月進行線上調查,回收有效問卷共2,643份,結果顯示,超過五成民眾知道憂鬱症屬於身心疾病,近六成受訪者覺得憂鬱症無法完全康復;一成三表示若自己罹患憂鬱症,不會讓他人知道。
值得注意的是,調查指出,青少年、大學生(13歲至21歲)常常(每週3天以上)感到憂鬱的比例顯著高於其他年齡層。身邊有憂鬱症親友者,常感到憂鬱的比例顯著高於身邊沒有憂鬱症親友者。超過四成民眾表示,若罹患憂鬱症僅會讓親近親友知道,男性比女性更不會隱瞞自己有憂鬱症。
進一步分析,不同年齡對憂鬱症的感受不同,兒童(12歲以下)覺得,憂鬱症像被「大鐵鎚不斷捶打身體各處」;青少年(13歲至18歲)感覺像「被壓在巨石下,無法喘息」;青壯年(19歲至60歲)認為憂鬱症像「一直走不出去的迷宮」;老年人(61歲以上)覺得是「住在心裏的一 隻怪獸」。顯示年齡較小者,較以身體不適的狀況陳述對情緒的感受,青壯年傾向找尋不同方式詮釋 或治療憂鬱症,而長者較認為憂鬱症不會消失,需與之共存。
台灣精神醫學會理事長賴德仁說明,憂鬱情緒與憂鬱症並不一樣,憂鬱症會影響其社會及角色功能,他強調,憂鬱症是生理與心理的疾病,可以被治癒且能完全恢復角色功能。透過定期檢視情緒、建立紓壓習慣,例如運動、參與社區活動、與親友聚會等,不但能預防憂鬱,也是讓憂鬱症狀好轉的方式。罹患「憂鬱症不是軟弱的表現」,它是一種腦部的疾病,可以透過傾聽、支持、陪伴及轉介四個步驟,陪伴身邊憂鬱親友。葉雅馨則特別提到,照顧者也要給自己喘息空間,可以與其他親友輪流照顧,建立紓壓習慣。
聊憂鬱,比隱藏疾病更解憂。曾罹患憂鬱症的鐘聲爺爺,過去飽受憂鬱之苦,透過宗教信仰及專業醫療人員協助,病情逐漸改善。早期他礙於多數人對憂鬱症的不了解,選擇隱瞞疾病, 直到對憂鬱症有正確理解與知識,加上親友的支持,讓他願意開口聊憂鬱症。
鐘聲爺爺透過建立規律生活作息,及培養不同興趣,例如寫日記、種花等方式紓緩壓力,他還寫書記錄自己的故事,希望藉此鼓勵有相同際遇的人,讓更多人對憂鬱症有深入了解。他說,公開談自己有憂鬱症經驗,雖然一開始覺得難以啟齒,但說出來後,的確有紓解情緒的效果,身體不適的狀態也隨之好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