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警告:當你寫出臉書動態和別人分享回憶,就立刻「失去原味」
圖片來源:Kirstin Mckee
文/Mr.6
幾年前有一則有趣的心理學研究,這位來自Alberta School of Business商學院的加拿大科學家發現,人們在每天的體驗中不斷建立「回憶」,存在自己腦袋瓜裡,不過,假如這時候有人問你,形容一下你上週末的回憶吧!形容一下你當初在國外求學的回憶吧!形容一下你第一次約會的情形吧!
或者,在Facebook臉書上面「分享」一下這次的回憶吧!
科學家警告,小心,你如果一開始對另一人或在Facebook上面形容、述說你的回憶,立刻讓此回憶裡原本的「感覺」開始失去了。
講愈多,就失去愈多。
別人了解了你的回憶,你自己卻找不回那個感覺。
你我都曾有類似的經驗吧!原來,我們每次體驗什麼之後,那「感覺」會立刻「封存」在我們大腦裡,然後,當你被要求再回溯想一次?就等於「破壞」了那個封存,讓一池春水給攪皺,我們的回憶,就失去了很多感覺了──
科學家也試著說明其背後的真正原因--
到底是為什麼,一分享,就會開始忘掉那個感覺?
他們說,當你回憶的時候,必須被強迫著去想一些「細節」,這些細節都在打壞原本對這個回憶的感覺,一直想一直想,最後你或許記得每一個細節,卻忘了那份感動、那份悸動。科學家說,這也告訴我們,男女朋友不要一直問對方「為什麼你愛我?」,一直問,對方就要一直想、一直想,到最後那個「愛」的感覺就慢慢降低不見了,只剩下機械化的分析「為什麼我愛你」。
不講還好,一細細述說後,感覺就找不回來了!
不過,同一篇期刊研究指出,科學家同時發現另一個奇怪的事,雖然重述回憶會打壞感覺,但如果你是針對一件你所做的一般的「沒有感覺」的事情在回想、在說明,譬如「請說明你買一台隨身碟的過程」,那,當你和別人分享這個過程,不但不會破壞感覺(因為也沒有什麼感覺要破壞了),反而,還為你的記憶「添加」了一些情感在裡面了。
換句話說,有的時候,「回憶」這個動作有時候會破壞封存的情感,有時候卻會加注情感,都看你是在「回憶」什麼事情。
下次在Facebook上面寫下動態、按下「分享」前,請三思,到底要將它膚淺的丟出去求幾個讚,還是要放在心裡細細品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