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周刊/蔡政府4千億蓋軌道 75%恐成錢坑

  • 本文為「名家專欄」授權文章及圖片,以上言論及圖片不代表本台立場
  • 按此投稿

文/朱淑娟/商業周刊

「過去幾年,一些沒有效益卻高度爭議的公共建設,不僅浪費國家資源,也降低民眾對公共建設信心。」這是2015年7月,蔡英文總統當選前在聽取民進黨智庫發表公共工程政策說帖時的談話。

對照她如今與閣揆林全,在選前未曾提出、但上任不到一年就大力推動的「前瞻基礎建設計畫」,前述那番話顯得特別諷刺。

▲行政院院長林全與總統蔡英文。(圖/賴建宏攝/商業周刊)


前瞻計畫預計分8年編列特別預算,舉債共8,824億元,其中金額最龐大的「軌道建設」占了近半數、4,241億元。由於軌道建設所在的地方政府,須自籌部分經費,交通部長賀陳旦估計,總經費將達9,558億元。

但提出來的38個方案,有高達75%的項目充滿爭議。38項軌道建設中,只有9項已由行政院核定,其他29項是民進黨上台不到一年內提出的。政大地政系教授徐世榮說,每項國家重大計畫至少都應包含4個計畫:興辦事業計畫、環保計畫、土地使用計畫、土地徵收計畫。但現在只有第一步的興辦事業計畫,行政院就已核定且編列預算,程序非常粗糙。

地方搶錢建設
大量徵地、抗爭風險未評估


軌道建設相較於其他前瞻計畫建設,因還須地方籌錢,更該慎重以對,且軌道未來還有維護、營運成本,一旦運量不足造成虧損,台灣的未來將被債務吃光。

綜觀38項建設中,高鐵與台鐵接駁轉乘、花東鐵路雙軌化、南迴鐵路電氣化,是為改善花東一票難求、及高鐵接駁問題,爭議性較小。而現在從高鐵左營站到墾丁已經有客運快線可搭,再花近200億元蓋恆春觀光鐵道,是否浪費資源,值得更多評估。

爭議較高的,是占軌道經費75%的鐵路立體化、都市捷運及輕軌這兩大類。

把鐵路立體化
不如強化前、後站連接平台


鐵路立體化,是將平面鐵路改成高架或地下,依交通部說明,其用意是「帶動原站區及鐵路沿線周邊土地更新再發展、消除都市鐵路沿線平交道」。但立體化能否達到這些目的還很難說,反而可能在立體化之後,因規格固定而無法擴充能量。

淡江大學運輸管理系教授張勝雄就認為,鐵路立體化並不前瞻,反會嚴重傷害軌道運輸的營運效率。國外經驗是車站開發重於路線開發,他認為興建跨站式車站才是較好的土地發展方案,經費少、效益高。所謂跨站平台,就是可以連接前站、後站的平台。

捷運遍地開花
蓋之前,先想30年後需求


逢甲大學運輸科技與管理系副教授李克聰表示,台北市有這麼多捷運、公車,但公共運輸占比也只有37%。他主張新建捷運應有最低的需求門檻。加上未來人口少子化、老年化、環保共乘,軌道建設應與30年後的狀況結合。

更重要的是,台灣未來30年所需要的基礎建設、經濟發展,是靠軌道建設嗎?台中市長林佳龍說,中部軌道路網蓋好後,就很像東京,四通八達,但軌道蓋好,台中就會像東京嗎?而如果你是嘉義市長,你要花275億元,做一個效益存疑的鐵路高架化,還是趕快突破那個尷尬的汙水下水道「零接管率」?

公共建設熟輕熟重,何不開放市民討論,他們期待的未來城市面貌是如何,但民進黨不顧公聽會中學者的建言,本週就要搶過,更證實前瞻建設已淪為拚選舉的籌碼。

【更多報導 】

兩岸越來越遠》騰訊砸5百億變特斯拉大股東,台灣還在為分到iPhone8訂單沾沾自喜

銀行都不說的事:臨櫃換外幣最不划算,最好的匯率藏在「外幣提款機」

※精彩全文,詳見《商業周刊》。

※本文由商業周刊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