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汪倩如、王偉鑑/採訪報導
台灣的農業技術一向傲視國際,我們也經常派農技團協助友邦打下農耕基礎。尼國台商林茂振當年就是農技團的成員之一,他是農業機械專家,曾去過沙烏地阿拉伯和帛琉,到了尼加拉瓜,為了孩子的教育,不想再漂泊,就買了稻田落地生根,生產高品質的稻米,20多年來都有穩固的市場。
▲林茂振20多年在尼加拉瓜落地生根。
林郁馨:「好的米是會垂下來的,這種就是有重量它就會垂下來,沒有重量就會這樣站著,裡面都空包彈。」種稻技術是台灣的強項,早在1970年代台灣就派農技團道尼國教人種米,在尼加拉瓜賣米是一門好生意。
台商林茂振:「尼國米現在還不夠吃,還要進口差不多百分之25,不過我預計是差不多百分之30到35,以前是將近一半,最近比較好一點。」林郁馨的父親林茂振,年輕時是農業機械專家,跟著農技團去過沙烏地阿拉伯和帛琉,20多年前來到尼加拉瓜落地生根。
▲尼國土地大,但沒有灌溉系統。
林茂振:「這個地區種出的水稻品質跟產量,在尼加拉瓜來講是最好的,可能是因為海拔或者是氣候的關係。」尼國最好的稻米產區總面積4900公頃,林茂振就擁有將近10分之1。林茂振:「他(尼國)土地大沒有錯,但沒有灌溉系統,打一口水井差不多要5萬塊美金,所以很少人會投資。」
▲尼國最好的稻米產區,林茂振擁有將近10分之1。
高資本、規模化的農場加上台灣的技術底蘊,使林茂政的米20年來質量都維持高水準。判斷作物生長情形,種稻最難的就是田間管理,準備接棒的林郁馨跟著爸爸的腳步穿梭稻田間,但別以為林郁馨是田間長大的孩子,稻米這門課她是這兩年才「惡補」起來的。
▲20年來質量都維持高水準。
林郁馨從小在首都馬拉瓜長大很少來農場,大學回到台灣讀政大外交,又曾到瑞士、澳洲讀碩士,在世界繞了一圈的高材生最後決定回家種田。林郁馨:「我記得在私人公司 曾經給我說過3萬塊的薪水,我說研究所耶3萬塊,而且你要我兩個外語英文跟西班牙文,你把我當廉價勞工嗎。」
▲林郁馨從小在首都馬拉瓜長大。
高學歷又精通中英西文,林郁馨在台灣投履歷時工作像雪片般飛過來,但大環境讓她卻步。林郁馨:「媽媽就提到一個點是,妳都快要30歲了,你的銀行存款有多少錢,那個時候我記得才6、7萬而已,已經做很久了才6、7萬而已。」
▲大學回到台灣讀政大外交,又曾到瑞士、澳洲讀碩士。
回鄉當農夫反倒幫自己擺脫低薪困境,爸爸建立起的家業也有了傳承,她和爸爸約定4年就要完全接棒,時間已經過了一半,不過這個「農場小開」可不好當,帶著一群工人們做,不只是體力上的負擔,碾米機器高溫噪音也讓她吃足苦頭。林郁馨:「第一個是熱,第二個是噪音很大,一開始的時候不習慣晚上還會耳鳴。」
▲雖然體力上累但精神充實。
每天清晨早起忙到夜晚累得倒頭昏睡,但日子竟過得更自在,林郁馨:「你看的視野比較廣,心胸就會比較寬闊,做這種很累都是體力上累,但是精神上是比較開心的。」尼加拉瓜的天空更寬廣,世界跑一圈不如回家當「稻米王」。(整理:實習編輯黃韻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