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鴻典/台北報導
天冷了,不少民眾會選購蠶絲被,但近來有不肖網路商家魚目混珠,假借養蠶國寶大師名義,詐騙消費者以超低價銷售蠶絲被。其實,蠶絲得來不易,製成蠶絲被價位自然不低,低價蠶絲被可能混摻化纖的成分,消費者若不瞭解蠶絲的來源,很可能花大錢卻買到贗品!
▲層層堆疊製作而成的蠶絲被在寒冬中溫暖備增。(圖/農委會提供)
近日有不肖業者在臉書假冒「養蠶達人涂泉明」的名義,宣稱一床1580元的限時優惠價,要大家幫忙把「滯銷蠶絲」買回家,但這其實是詐騙。
農委會今(27)天說明,蠶絲是蠶蛾科昆蟲變態化蛹前吐出的高分子蛋白質,經接觸空氣後形成的絲狀物,是最天然的蛋白質纖維,而蠶蛾在化蛹前要以乾淨無毒的桑葉人工飼育長達35天左右,約需2萬頭家蠶所吐的絲才能拉成一床蠶絲被,由於人力成本高加上蠶絲被取得不易,消費者更應該睜大眼睛檢視,以防被矇騙。
以下是幾個辨識蠶絲最簡單的方法:
一、可以將被胎中的蠶絲纖維取出,對著燈光觀看,會有自然的光澤閃耀。
二、將蠶絲纖維點火燒,好的蠶絲不會著火,燃燒時只會冒出白煙。觀察燒完的餘燼,真蠶絲燒完後不會結團,手搓一搓就會如飛灰散落不留痕跡。
三、聞聞看,由於蠶絲的成分以蛋白質為主,點火燒的時候會有蛋白燒焦味,類似燒頭髮的味道而不是塑膠臭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