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島電子報/評論/ 林濁水
【蒙古大夫來了(二)韓國瑜是柯文哲2.0?不,是連勝文2.0】
嗆辣口無遮攔,又風靡出外溢效應,為什麼說韓國瑜不是柯文哲2.0卻說是連勝文2.0?
韓國瑜和連勝文,明明一個貴公子出身,一個來自眷村基層,一個個性溫吞一個嗆辣少有人比,尤其起跑時兩個人聲勢一個浩大,一個只能靠滷肉飯充飢,聲勢低迷,但是一旦起跑,一個再而衰三而竭,另一個迅速捲起千堆雪,甚至聲勢還外溢到外縣市,真是天差地遠,怎麼會說韓國瑜像連勝文?
像的理由是,不同地方儘管多,但是一個對台北市況陌生,一個對高雄搞不清楚狀況,程度兩人不相上下;而最重要的是,兩人都一樣從無知出發,勇敢地提出荒誕離奇的選舉政見。
連勝文一些無知白痴的政見,實在可笑過頭,以致於當時既被瘋傳,直到現在許多人都很難忘記。例如他說社子島是台北西北海上的小島,可以開發做自由經貿園區就是。
而如今,韓國瑜的醫療觀光「癌症120美金」,太平島股票上市、愛河邊蓋摩天輪,高雄再早10年人口超過500萬、100億青創基金⋯等等荒誕程度那一個會輸社子島自由經貿園區?但是連勝文被笑到死,韓國瑜卻被國民黨民眾捧上天,這不算連勝文2.0,什麼才叫連勝文2.0?
▲國民黨高雄市長候選人韓國瑜提出許多引起廣泛討論的政見。(圖/資料照)
高雄關了門,所以人不進來?韓國瑜錯得可笑
韓國瑜救高雄的基本想法,「戰略軸心」,是要高雄放棄過去20年「關門燒炭」的錯誤立場,改變成「開門」而「連結香港、廣州、深圳、新加坡、吉隆坡、雅加達、馬尼拉」,讓「人進來;貨出去」,這樣高雄就可以發大財。
為了吸引人進來,所以他有愛河摩天輪、醫療觀光「癌症120美金」的計劃。他說高雄就是關門而沒落,而桃園、台中因為開放而蒸蒸日上,才終於趕過高雄。
過去20年高雄關門而不讓人進來?這位蒙古大夫又亂診了。
首先,只要人進來,那麼一定有住宿的問題,道理上是門開得愈大,進來的人愈多,住宿旅館的需求就愈大,住旅館的人也愈多,因此台灣各地外人住宿的數量就是人進不進來最紮實的評量基準。那麼我們就根據這一點來算一算帳吧。
2017年總共6,208人次住進台灣各地住旅館,其中觀光旅館有1,210萬人次,一般旅館的有4,997萬人次。
不必懷疑,其中住進台北旅館的最多,總人次高達1,760萬人次,占了28.3%,那麼第二、三名呢?依韓國瑜的邏輯,必然該輪到開門的台中、桃園了,而進住最少的,當然非關起門來的高雄莫屬了。是嗎?當然大錯特錯。旅客進住第二名正是高雄,然後才輪到台中市、新北,第四是桃園。
在觀光旅館方面,台北市有623萬人次進住,高雄市163萬人次,而桃園只有78萬人次,台中,61萬人次,居然只是高雄的零頭。
其次,同樣是2017年,從境外到訪台灣的旅客有1,073萬人次,其中到訪高雄的有223萬人次,但是韓國瑜盛讚開門的城市呢?對不起,桃園又只是高雄的零頭23萬人次。桃園是台灣最大機場所在,在旅客到訪上居然沒有占到什麼便宜,可見桃園機場是門開了,絕大多數旅客卻過境而不入境。
從這兩組數據來看,令人懷疑韓國瑜對高雄的了解簡直是高雄的外星人等級。
▲2014年連勝文競選台北市長時也提出許多被瘋狂討論的政見。(圖/資料照)
高雄關了門,所以高雄貨不出去?韓國瑜這更加錯得可笑
韓國瑜說,關門的高雄必須開門,怎樣開門?他說應該連結香港、廣州、深圳、新加坡、吉隆坡、雅加達、馬尼拉。
這句話說得實在莫測高深。難道現在高雄對這些城市的門都關起來以致於彼此船舶不相往來,以致於高雄的貨出不去,以致於台灣生產的貨品都由開門的台中港桃園機場出去?
根據交通部的統計,高雄港難道不是仍然是台灣吞吐量最大的港口?貨櫃吞吐量約占臺灣整體港口貨櫃吞吐量四分之三,貨物吞吐量約占臺灣整體港口貨物吞吐量二分之一。每年呑吐的貨運噸數是台中港的3倍還多?為什麼關門的高雄貨會出得多,開門的台中會貨出得少,這真不知道這是什麼神邏輯!
還有,韓國瑜上台後,關掉的門會怎麼開?這些港要怎麼連結然後才會和現在不同,而出不去的貨就可以出去了?能不能說說來聽?
高雄「人進來」的雖然比台中、桃園多得多了,當然還是沒有理由嫌多,而是愈多愈好。只是貨出不去,卻不是因為高雄關了門,而是整個台灣,尤其是南台灣愈來愈沒有什麼貨可以出。
高雄港在二次大戰後出貨出到成為世界排名第三的貨櫃港,跟高雄開不開門關不關門一點也不相干。因為台灣從冷戰期間到現在,和非共產主義國家從來沒有在經貿上有什麼開門關門的問題,所以韓國瑜所謂的開門關門指的就是對中國開不開門。然而高雄港從戰後蕭條,一路竄升最快的時間是在冷戰對中國完全不開放時期。直到是在冷戰結束前夕進了世界前五名,—再提醒一次,高雄港上升如飛的階段正是在冷戰持續而台灣向中國「關門」的時間。
冷戰結束前夕,1988年中國才為了向台灣招商引資,批准台灣船公司在中國大陸設立公司、航運代表處,台灣商船可繞道間接運輸兩岸間的貿易貨物。兩岸間的門才開了。
1992年,國民黨政府開放兩岸經貿,1998年,台灣開放外籍輪、權宜輪經第三地換單進行兩岸間接直航。
在1990年代因為上述的政策造成的影響和中國欠缺深水港,加上傳統產業雖然外移但是位置由科技業取代等等因素,所以高雄港成長雖然趨緩,但是2000年仍然維持了第四大港地位。
到了2001年之後,一方面,陳水扁揚棄李登輝戒急用忍政策,對中國經貿採取積極「開放」政策,台灣的傳統產業出走得更澈底,而科技業也開始急速外移中國,台灣產業空洞化非常急速而嚴重,結果是高雄可以裝櫃出去的貨急速減少。這一個正是因為剛上台的陳水扁的開放造成高雄無貨可出的事實,看來韓國瑜完全懵懵懂懂。
另一方面台灣雖然許多中上游科技產品仍然留在台灣生產,但是體積小而價高,和傳統例如雨傘等台灣曾產量世界第一的產品,體積大而價低完全不同,因此貨櫃的需求必然急速下降,也連帶使高雄港的吞吐量的成長下降,在世界上排名急速下跌,這也就是目前世界三大「製造強國」美、德、日沒有任何港口擠進世界排名前十而讓位給「製造大國」中國的理由,現在韓國瑜一心要高雄港重新擠回前十大,難道是要台灣人回頭去專心做更多雨傘?難道是要向「製造強國」說Bye-Bye,努力當低階產品的「製造大國」?
▲前民進黨立委林濁水認為,韓國瑜就是連勝文2.0。(圖/資料照)
韓大蒙古大夫,財經常識如此,卻大膽診斷大膽開處方,真是嚇死人
再一方面,振興高雄港港口世界排名的主張一點也不新,其實就是1990年代國民黨財經官僚蕭萬長薛琦等人力推的政策,當時還取了一個非常偉大的名稱,要建設高雄成為「亞太海運中心」而台灣則是亞太管運中心。
當時這樣主張,理由很多,只是不少都是一廂情願,其中之一就是認為中國開放改革之後,商品愈生產愈多,但是中國海岸線雖然長,卻缺少深水港,所以高雄可以當轉運中心,把由中國小船中轉而來的貨集箱出口到歐美日。
當2000年丟了政權後國民黨繼續這樣賣舊膏藥時,我說這太一廂情願了,沒有深水港,難道中國沒有人會想要蓋?結果2000年後中國果然廣建深水港、洋山、廈門、鹽水等一個個在甚至過去都沒有人知道的地方蓋出來了,所以高雄的中轉當然大受衝擊,而高雄港的排名也只好持續下滑。我這講法,甚至被中國人Po在網上了 (《台灣「亞太營運中心」為什麼失敗》)及 (逸龍點睛╴新浪博客/十.亞太營運中心),但是在時空環境已經大變的情形下,韓國瑜卻仍只會賣舊得可以的蒙古陳年膏藥。
然而,對高雄港出手進行最後痛擊的,很意外,正推動三通的國民黨總統馬英九。
在他上台之前,兩岸船運沒有直航之名卻可以有直航之實,外籍輪、權宜輪經第三地換單進行兩岸間接直航。但是三通談判時,國民政府一個中國的意識形態作祟,以致於被北京所騙,誤以為三通定位為一個中國內部航線可以排除外輪介入而讓直航的肥水不落於外人之手。結果三通談成了,而占台船97%掛外籍旗的權宜輪也被排除了,同時外國大航商見無利可圖也紛紛退租高雄碼頭。這個衝擊既立即又猛烈,在《蒙古大夫救高雄(一)》中提到的2008年~2010年高雄港吞吐量史無前例地猛降三年,關鍵就在這裡。
換句話說2008年前對中國,高雄港門反而是開的,之後台灣船、外國船要進中國的門被關起來了,門只留給中國、香港,於是高雄港受到了重大的打擊。
高雄開門,讓貨出去,人進來,高雄發大財是韓國瑜喚得最大聲的救高雄處方。但是對照起高雄的發展軌跡,高雄到底開了什麼,關了什麼,到底要開什麼才好,關什麼才對,以及誰開了什麼,誰又關了什麼,韓國瑜居然沒有一項講對,這位蒙古大夫實在蒙古得比連勝文還蒙古。只是連勝文一蒙古藍營人都臉掛不住,紛紛走避,以致於選得難看得要命;不料如今韓國瑜卻愈蒙古藍營人愈挺愈瘋狂,是韓國瑜口才太好了?藍營人經過4年後頭腦整個變了?還是民進黨失去戰鬥力?或是民眾對民進黨失望太深?不管原因是什麼,至於少有一個原因必是不能否認的,那就是連勝文2.0果然是比連勝文1.0大為進階。
(作者介紹:林濁水/臺灣省南投縣埔里鎮人,政治人物、民進黨大老。有「台獨理論大師」之稱。)